點說,工部認為潘季馴的法子,對於治黃和保運河是否有效?”
魏廣德不打算糾結這些,直接問出重點。
“有一定效果,但.....”
江治還要再說,已經被魏廣德揮手打斷。
“此法治黃,就是要朝廷不斷砸銀子修築黃淮河堤,嗯,還有洪澤湖的湖堤是吧?”
魏廣德繼續問道。
“是,只是.....”
毫無疑問,江治的話再次被魏廣德打斷,然後就聽到他繼續問道:“只是水位抬高威脅四周,特別是祖陵安危?”
“還有四周數以千萬計百姓的安危。”
江治急忙補充道。
“如果什麼也不做,黃河下次還會改道,走哪裡就不知道了。”
魏廣德沒理他,繼續發問道。
“是。”
這次江治只說了一個字就閉嘴,沒有再說。
“沖刷泥沙的好處,工部考慮過沒有?”
魏廣德忽然問道。
“好處?自然是清理淤堵,可以緩解黃河水患。”
江治不解答道。
“不止。”
魏廣德卻是輕輕搖頭說道:“黃河泥沙入海,必然在入海口附近淤積,長此以往,也會不斷擴大入海口附近陸地面積。”
魏廣德看了眼江治才繼續說道,“或者說,我大明的疆土,或許也會因此而擴大。
工部考慮過黃河泥沙的用處嗎?
我看之前之前清淤,就是把泥沙堆放在大堤外,若是能用水沖刷出去,擴大大明疆土,似乎也不是不能做。
就是......
這終究還是飲鴆止渴的法子,潛在危害太大了。”
魏廣德不得不承認,懸河和懸湖的威脅。
不出事還好,一旦出事兒,那可就天下震動。
而且,越晚出事兒,事兒鬧得越大。
“你先回工部,把這些可能都列出來,把可能發生的事兒全部寫下來,此事不宜久拖不決,朝廷需要作出取捨,到底要怎麼做。
或許,我們找不到兩全其美的法子,但至少要知道危害是多大,能避免的損失還是要盡力避免。”
魏廣德吩咐道,“工部那邊,儘管去想,隨便寫,就算再危言聳聽也無所謂,反正寫完之後交到我這裡來,在內閣沒有做出明確決定前,告訴大家保密。”
江治明白了,魏廣德是要他按照現在黃河的水情,做出一個分析報告。
雖然現在還沒有這個說法,但是預測,他還是明白的。
打仗,可不就是料敵先機。
現在魏廣德要做的,就和行軍打仗差不多,把治水的法子和後續危害都列出來,最後內閣做出評判,覺得到底要怎麼選擇。
甚至,此事可能還要經過部議,讓六部九卿都參與進來討論,分析辦法的利弊。
事情,太大了。
“我明白了。”
江治點頭,答應一聲,旋即起身告辭道:‘那善貸,我就先回工部召集官員們商議,集思廣益,把章程先列出來。
嗯,還得先去趟朱大人那裡,請他也出面總攬此事。
畢竟,他治黃也是治了一輩子,或許有許多看法比我們還要深刻。’
“有理,雖然士南兄那裡,按說不應該打擾,可這次可能是朝廷做出的一次重大決定,最好讓他也知道。
說不得,還要把潘季馴也召回京城。”
魏廣德馬上就同意道。
等江治走後,魏廣德也坐不住了,先再把潘季馴的奏疏看了一遍,做到心裡有底,就打算去張居正那裡商議一番。
不過剛起身又坐下,也不知道那於御史走了沒有。
此時,魏廣德也在盡力搜尋腦海裡後世對於防洪的對策,“洩洪區”一個詞突兀的出現在他腦海裡。
其實在後世,對於洪水想了很多辦法,除了修堤壩外,主要就是規劃洩洪區,行洪區,分洪區。
洩洪區:當洪水超警戒水位時,人為的將洪水引向某片區域進行洩洪。
行洪區:主河道兩岸預留區域,洪峰來臨時就可以作為臨時河道過水。
分洪區:人工或天然的低窪區域,洪水來臨時可以開啟,起到蓄積洪水的作用。
洩洪區設定的目的,就是在面對無法抵禦、必將受害的洪水時,將洪水引導到損失更小的區域從而降低受災損失,所以洩洪區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