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倭國的戰爭潛力(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

一邊的張吉這時候小聲問道。

他也不算軍事白痴,多少也知道一些軍伍方面的事兒。

倭國的情報,他多少也看了,每次看到會戰一方動不動就是幾萬幾萬的兵力,說實話,感覺比大明這邊打仗還厲害。

最起碼,張吉很清楚,大明要發動幾萬大軍作戰,那幾乎就是傾盡舉國之力才能辦到。

就說現在西南戰事,大明就近調兵近十萬人進入雲南,之前為了籌措軍需,魏廣德就一直抓著兵部和戶部的人商量,從各地府庫硬擠出錢糧支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別隻看著將軍們在前面打生打死的,其實後方朝廷才是戰爭輸贏的關鍵。

當兵的吃不飽飯,拿不到餉銀就要鬧事兒,就會不聽指揮,最後就是吃敗仗。

但看看倭國,彈丸之地就能動員這麼多兵馬,真是不能小覷。

也難怪當初倭寇可以把東南攪合成那個樣子,這特麼都是大仗打出來的,作戰經驗豐富。

“就快要決出勝負了。”

對於張吉的話,魏廣德只是笑道,雖然他不能說織田軍必勝。

“現在倭國最強的就是織田氏和武田氏,就算一次戰爭不能決出高下,可一次次打下來,終歸一方要徹底敗北。

兩年前,武田軍優勢巨大,因為武田信玄意外死亡,武田家沒能一舉消滅織田氏。

可這兩年的情況就反轉過來了,織田氏壓著武田氏打,這次又被迫決戰,武田家的潛力怕是要耗盡了,一場敗仗就會讓他再無翻身機會。

而反觀織田氏那邊,卻感覺是越打越強。

下一次會戰,織田信長還能拉出幾萬人馬,可武田家就未必了。”

魏廣德分析道。

每次織田信長打完仗以後,多少都能佔領一片地盤,然後當地的百姓就成為他的領民,下次打仗這些人就得跟著他出去,所以兵馬並沒有因為戰爭損失太多。

而武田家這兩年大大小小的戰爭中丟失許多地方,雖然每次都不大,可積少成多,最後損失可不就大起來。

“武田軍前幾年就該趁勝追擊的,一舉擊敗那個織田信長,只能說武田家的家主是真不行。”

張吉在一邊小聲說出自己的看法。

“呵呵,死了老的,小的繼承他的基業,總得有過穩定的過程,要全盤接手才好。

機會只是被織田信長抓住了,所以武田家這兩年損失慘重也可以理解。

至於趁勝追擊,你還沒發現倭國人打仗的特點,他們都是在農閒時候發動戰爭,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每次打仗都能動員幾萬人,甚至更多人的原因,都特麼是扛著鋤頭的農民。”

魏廣德笑道,不過很快臉上也浮現出一絲苦澀。

其實,說大明走的是職業軍人的道路,所以很難再供養起幾萬,幾十萬人的大軍,其實這麼說多少還是有點不對。

大明所謂的軍人,有多少是真正職業軍人。

或許,只有營軍才能勉強算是,因為他們是募兵。

而衛所軍,和倭國的農民有大多的區別?

倭國在戰國時期的戰爭主要集中在農閒時期,這是因為農忙時期,農民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和時間進行耕作,無法參與或支援戰爭活動。

因此,為了確保有足夠的人力參與戰鬥,以及為了獲取戰爭所需的物資和糧食,戰爭通常被安排在農閒時期進行。

這樣,領主們可以調動更多的人力和資源來支援戰爭,同時也確保了戰爭期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在倭國戰國時期,由於兵農一體的政策,農民在平時從事農業生產,而在農閒時則參與軍事訓練和戰鬥。

這種制度確保了在需要時,農民可以迅速轉化為戰士,為領主提供必要的軍事支援。

此外,由於戰爭資源的限制,如武器和裝備需要自備,以及軍隊的補給問題,只能在農閒時期集中力量進行戰爭,以保證戰爭的順利進行。

這也是這時期倭國士兵的主要武器是以竹槍為主,畢竟那東西取材容易,只要找到長些的竹子,在尖端套上一個鐵製槍尖就可以了。

好吧,這還是升級版的竹槍,其實最初的竹槍,就是把竹端削出尖刺就可以拿著上戰場。

但是還別小看這樣的武器,在倭國戰國時期,竹槍一直都是最重要的武器。

日本古代五兵,就是日本刀、弓箭、長槍、雉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