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緬軍越衝越瘋,都是號角聲響起,就不顧一切衝到城牆下,給明軍的壓力不小。
是的,緬軍多是老兵,新兵都死在衝鋒路上了。
也只有城牆下才能給他們提供一點安全。
雖然沒人說得清楚,可對付大明這種高大城牆,緬軍士兵無師自通發現,躲在城牆下舉著大盾,只要不是倒黴的遇到頭上丟下巨石,危險性其實不大。
最起碼,不容易被城頭上明軍釋放的火炮和火銃打到。
一開始,緬軍對攻下保山城其實還是信心滿滿的。
不過真打了才發現,這座大城的防禦不是一般的頑強,人還沒靠近,城上就已經“乒乒乓乓”開始放槍放炮,還有一簇簇的箭矢從城頭飛下來,讓他們進攻道路充滿了危險。
也就只能跑到城下才安全點,至少不被動挨打。
幾次下來,又死了好些人,士氣不知不覺就消散了不少。
這一次,三個點分散的攻城又是無疾而終,毫無進展。
回來一清點人馬,又死了千多人,還有不少受傷的。
這幾天的攻城,直接丟城下的屍體已經上萬,還有不少逃回來的重傷不治身亡的。
軍營後方的大坑,都不知道丟下去多少了。
“這樣打不行啊,我都上兩次,死了五百多人了。”
一個依附的土司不滿的和身邊人抱怨道。
“我那邊也損失了兩百多,我和你沒法比,總共就千多人,繼續耗下去,還怎麼打。”
旁邊和他一樣的土司首領也是跟著吐槽。
“是不是回去找緬王說說,上他的精銳,這幾天都沒有出動,說是消耗明軍銳氣,我看明軍士氣越打越強,我們自己士氣倒是打沒了。”
“算了吧,婺源翰手裡土兵死了千多個,昨兒去找緬王,不是還被訓斥一頓。
緬王也說了,他已經派人繞過保山城攻擊明軍糧草輜重的隊伍了,只要保山城頭抵抗減弱,他就出動精銳,一舉拿下保山城。”
人群裡,說什麼的都有。
今天的攻城任務,自然就是落在這些倒黴蛋身上。
“明人的大炮太多了,那些弓手都不敢靠近。
可不靠近,又射不到城上,不耗盡他們的火藥,這仗不好打。”
又有聰明的點土司看出來了,這次攻打的保山城和之前他們攻打的騰衝明顯不一樣。
騰衝守軍的火器有,但是不多,放了兩三天就差不多消耗完了,然後大家就是真刀真槍的硬拼。
是的,攻城本來應該有支援的,那就是城下的弓箭手,他們會向攻城位置的城頭攢射弓箭,阻止明軍防守兵士靠近。
可是他們所處位置,本身就處於劣勢,只能靠近城牆。
明軍的鳥銃對付他們有些勉強,畢竟都是拋射,射程說起來比明軍鳥銃還要遠些。
但是城牆上有大炮啊,對付站位密集的弓箭手,明軍大炮的威力就體現出來了。
只是兩天時間,就打的緬軍弓手不敢靠近。
沒有了弓箭手的支援,緬軍攻城也就成了笑話,充分印證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內的說法。
這麼攻城,緬軍自然佔不到便宜,損失慘重不說還毫無進展。
不過莽應龍的想法也達成了,不過這麼持續下去自然也是不行的,會造成軍心浮動,很容易出亂子。
好在莽應龍也沒打算維持這樣的攻勢,削弱地方土司的目的達到了,自然就要準備撤回潞江城,和明軍劃江而治。
只是讓他奇怪的是,明軍居然沒有出城和他們作戰,要知道現在他們的處境可不好。
緬甸南方出現了明軍,自己要急著回去支援,按說對方就應該強攻才對。
莽應龍還想著利用明軍主動進攻的機會,打退明軍攻勢後趁機會撤兵。
可沒想到,城裡的明軍就是龜縮在城裡不出來,也不和他們正面交戰。
所以,緬軍將領們不爽,其實莽應龍心裡也不爽。
他哪知道,李成梁已經猜出他的打算,所以就是守在城裡不動,就等緬軍忍不住主動後撤,他才會出兵追殺。
因為緬軍勢大,又一直保持攻勢,李成梁壓根就沒打算這個時候出城和敵人硬碰硬。
有高大城牆依仗阻擊緬軍,削弱對方實力,何樂而不為。
明軍一開始因為連連丟城,士氣下降嚴重,利用守城的機會讓明軍恢復士氣。
沒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