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我看了你送過來的雲南戰報,此次緬軍勢大,你看李成梁那裡,需不需要繼續加派援兵?”
說起正事,張居正當即侃侃而談道。
這些天夜不能寐,他是首輔,是帝國的當家人,對於兵事自然上心,即便內閣分工兵部劃到魏廣德那裡,可不代表他就沒有一點責任了。
魏廣德聽了他的話,呵呵笑道:“叔大兄,雖然緬軍勢大,可那都是些什麼人?或許就和內地衛所差不多,所謂計程車卒不過就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戶而已。
三十萬農戶和十餘萬士卒作戰,只要李成梁不蠢,就不會敗。”
“可我聽說緬軍軍中有數百頭大象,西南那些土司長期豢養大象用來作戰,象兵的威脅還是很大的,特別是戰陣之上。
何況雲南多山,地形複雜,最近雲南巡撫報來,說邊境土司多通敵,導致我軍一直處於被動,軍隊只能依託城池固守,卻不能主動出擊。”
張居正開口說道。
魏廣德聽到這裡有點明白過來,應該是雲南巡撫上奏了雲南的一些事兒,但是主要應該是在甩鍋,把引發戰爭的責任丟給那些所謂“吃裡扒外”的土司頭上,減輕自己的責任。
這些奏疏,不過就是做給別人看的,或者說糊弄朝中不知情的官員,讓他們減輕對雲南官府的不滿。
不過,奏疏到了張居正眼裡,怕是就多想了一些。
“對付象兵,其實辦法很多,火攻是最好的辦法,禽獸懼火。
至於李成梁會如何對付象兵,我想還是會仰仗大明佔優勢的火器。
大象皮糙,確實搶扎不進,刀砍不傷,可是佛朗機炮轟擊的話,我想那大象也會承受不住。
就算打不傷它,也會讓他吃疼受驚。
所以,我對那象兵倒是不怎麼在意,要是李成梁連這點本事都沒有,也就不要繼續做什麼大都督了。
倒是你說的地形,確實,西南地形複雜,但我還是那話,既然把戰事交給李成梁,就讓他先打了再說。
就算我軍失利,不還有南面的俞大猷嗎?”
魏廣德笑著說道,完全就是表達自己一點不擔心的意思。
實際上,魏廣德比張居正還要擔心緬甸戰事。
雖然歷史上中國軍隊對戰緬甸一直都是勝多負少,但那多是戰術層面上的優勢,戰略層面,就因為地形原因,多在佔據優勢對方服軟後馬上就班師回朝,一刻也不願意久留。
這,也充分說明了戰爭的本質,持久作戰似乎軍隊都怕緬北的崇山峻嶺。
這仗,是真的不好打。
不過東北的地形,雖然沒有西南那樣複雜,但山地、平原都有,地形也是很複雜的。
既然李成梁能夠在遼東打出十連勝的佳績,想來對於帶兵打仗還是有一套的。
最後提到俞大猷,也是在讓張居正寬心,就算正面戰場局勢不妙,可只要南面的俞大猷打了勝仗,也會分散莽應龍的注意力,肯定要分兵救援的。
李成梁那裡,也可以幾次緩口氣。
魏廣德可不知道,李成梁已經改變了戰術,他不僅沒有放棄原來的計劃,還打算提前發動。
在魏廣德看來,只要等著南面戰報傳到莽應龍耳中,緬軍必然分心,他從正面強推就可以了。
莽應龍的統治中心其實就是在緬甸中南部,那裡地勢平坦,是緬甸人的主要棲息地,也是他的根本。
知道明軍打到那裡,若是不馬上回援,他在緬甸的統治基礎可能都不穩,還拿什麼和大明鬥?
戰爭,還是正面作戰好,比較穩當。
出奇兵,那是在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
至少,把魏廣德放在李成梁那個位置,他是絕對不會再突襲緬軍的,正面拖住敵軍不讓他們順利回援就行,一路追殺,只要過了緬北的山嶺地帶,這仗也就勝了。
他哪知道,李成梁為了後期戰事的順利,最終下的賭注是就在緬北圍殲緬軍主力,利用緬南戰事的訊息擾亂敵軍軍心,利用軍心渙散重創敵軍。
他忘記了他給李成梁交代的任務是要佔領緬甸,而不是擊潰緬甸軍隊。
這就註定了,這次戰鬥就是他官途的一次賭博,贏了雞犬升天,輸了丟官罷職。
而明軍士卒,不過就是他手裡可有可無的棋子,丟棄了也無所謂,反正衛所還能繼續從軍戶中補選,就是一群消耗品。
張居正也想到這節,南北拉扯莽應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