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嘉靖三十八年進士過了一遍,沒找到合適的人,又想了想四十一年的進士,第一個就想到段孟賢。
可惜,這位老兄殿試成績還算不錯,二甲八十多名,可最終沒有人選庶吉士,沒資格進禮部做侍郎。
“申時行?”
忽然,嘉靖四十一年狀元徐時行的名字出現在魏廣德腦海裡。
雖然申時行沒法入閣,但現在申時行已經是詹事府詹事兼侍讀學士,進入朝堂只差臨門一腳。
要不然我來踢這一腳,把他送進禮部去?
魏廣德心裡微微一動,有了想法。
高拱、張居正抬著張四維入閣,可不也花費好些年的時間準備。
自己手裡沒人可以,但自己不妨伸手從外面薅人到自己這邊來啊。
申時行可是狀元,入閣是有先天性優勢的。
實際上,大明朝每科取士的一甲三人,直接保送翰林院為官,就是為將來入閣進行汰選。
一些人會因為各種原因失去資格,而一些人則會留下來,成為那個幸遠兒。
是的,入閣,其實多少還是有運氣成分的。
就如當年狀元陳謹,本來就要提拔了,可惜送功勞的差子上出了錯,病倒在路上,功勞沒了,也被直接剔除出了競爭道路。
而申時行就缺最後一腳,從詹事府轉進禮部或者吏部。
有關係的,如張四維這種,自有人幫他們安排。
申時行這種,就屬於沒運氣的,只能苦熬等待機會。
這次,魏廣德打算雪中送炭,幫申時行一次,如果他識趣,自然會來自己府中拜訪感謝,這關係也就鋪開了。
等看看他在禮部處理公務的能力,再決定要不要幫他一把,送他入閣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以前,魏廣德的目光還一直落在各省佈政和知府,以及朝中幾個大衙門裡,還真沒考慮到內閣幫手上面來。
倒是棋差一著,晚了張居正許多年。
顯然,張居正其實也是犯了這個錯誤,所以才會選擇張四維,任用由高拱扶持起來的人。
“還好,現在發現還不算晚。”
魏廣德心裡打定主意,等張居正提出舉薦張四維入閣,自己就把禮部右侍郎的位置要過來給申時行。
魏廣德能夠預感到,張四維都不怕嫌疑往自己府上拜訪,那肯定張居正那邊很快就要有動作。
果然,沒兩天,一次散衙前在首輔值房聚會商議政事,呂調陽就開口對張居正和魏廣德說道:‘我這幾天老毛病又犯了,打算請假休息幾日看看,實在不行就要上奏請求致仕,回鄉養老,這內閣的差事兒,兩位閣老還要早做打算。’
“我看和卿兄氣色還好,不急,若身體有恙,休息幾日就是了。”
魏廣德開口笑道。
“老毛病了,將養幾次也不見好,還是把位置讓出來,朝中傑出俊傑頗多,該他們來為閣老分憂了。”
呂調陽只是笑笑,內閣就三個人,少一個人,處理的政務就要多上許多,繼續佔著位置短時間還行,時間長了不管是張居正還是魏廣德,怕都會不滿。
“是啊,善貸這話在理,和卿先休息兩天再說,致仕的話就不要再提。”
張居正也開口說道。
“二位意思我明白,不過身體確實有些扛不住了。”
呂調陽苦笑道,“還是看看朝中誰人合適,到時候奏疏上,和卿還可以推薦一下。”
呂調陽就是個老好人,他早看出來了,魏廣德並沒有準備好人入閣,也就是張居正才有打算。
說白了,首輔和次輔談好人選,基本上事兒就定下來了。
他呢,藉此賣個好,也好把自己的一些人要個好點的位置。
魏廣德聞言也不再言,只是看著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