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臨時又徵召了幾千人,全城可戰之兵不到一萬五,其中近半幾乎沒什麼戰力。
這樣的兵馬,守城都有些不夠,哪裡還能派出去偷營。
雖然有訊息說,明軍登陸部隊也只有五六千人,但戰力強悍,特別是他們大量使用火器殺傷城頭守軍,這可不是個好訊息。
前面的勃固城和其他幾個城市,就是被對方用大炮直接轟垮城門打下來的。
“城門都堵上了嗎?”
足雅想到這裡,馬上問道。
“已經用大石塊堵上了,只留下北門可以出入,但也準備了很多沙袋,若是明軍攻打北門,馬上用沙袋堵上就是了。”
東籲城雖然是新城,但按照大城建造的,自然也匯聚了緬甸絕大部分豪門世家,城裡人口頗多。
這樣的大城,每天物資的消耗也是海量的,所以需要保持交通暢通,因為他們需要從城外運輸物資進城。
雖然,這些天已經加大運輸量,城裡也儲備了許多東西。
之所以敢這麼做,也是緬軍知道明軍兵力不足,很難做到四面圍城,徹底斷絕交通的緣故。
按照現在的態勢,明軍最有可能進攻的方向就是南門和東門,東門外不遠就是勃固河,明軍戰船可以開到那裡,必然就是明軍糧草輜重的存放之地。
“明軍既然到了,從今日開始,城上巡防士兵翻倍,必須加倍小心明軍偷襲。”
足雅最後下達了命令,而遠處幾匹戰馬正快速靠近城牆,看馬上之人的穿戴就知道,他們是緬軍派去監視明軍動靜的斥候。
很快,吊籃放下,城下一個隊長下馬直接坐了進去,被吊籃直接提上城牆。
“拜見大人。”
那隊長上了城牆直接單膝跪倒,向足雅等城裡大人們行禮。
“發現什麼情況?”
旁邊東籲城守將問話道。
“稟大人,明軍營盤建的很堅固,營寨外面挖了至少三道壕溝,還設下許多陷阱。
營門外也有兩層據馬,每隔一段又搭建了哨塔,似乎還往上面搬運了大炮。”
那斥候隊長把他們觀察到的情況詳細做了稟報,最後才說道:“和前些天的營寨相比,這次明軍大營很是堅固,易守難攻。”
城外的斥候有好幾隊,這些天一直就盤桓在明軍周圍,抵近監視。
明軍一開始驅逐了幾次,但是效果不大。
對方都是騎兵,來去速度很快。
在一次設下陷阱伏擊一波後,緬軍斥候就更加小心,到最後無法,也只能聽之任之。
“明軍的斥候小隊在外還有多少?”
這時候,足雅忽然開口問道。
緬軍派出斥候小隊監視明軍,而明軍自然也派出斥候在附近偵查。
斥候小隊在野外相互之間也時常遭遇,爆發激戰。
相對來說,大明的斥候小隊就比較吃虧一點,因為明軍斥候擅長弓箭的人比較少,多是攜帶鳥銃。
對於遭遇戰來說,最短時間打出最多的彈雨才是最重要的。
這點,鳥銃是沒法和弓箭相比的。
明軍幾次吃虧後,就改變了方法,增加了斥候小隊的人數,現在明軍一隊出動,往往就是三五十人的規模,相比緬軍或者正常斥候小隊一般不超過十人,那是大大的超編了。
不過效果也顯著,人數增加後,緬軍幾次碰撞得不到好處,也不再和明軍糾纏,選擇退避。
即便,他們也集結數隊斥候小隊合擊,效果也是不大。
因為人數夠多,明軍的鳥銃可以分批輪射,類似三段擊的打法,可以抵消弓手的威脅。
“明軍有兩隊斥候在外,現在正在東門外遊弋。”
緬軍斥候小隊隊長馬上就回答道。
雖然不和明軍交手,但對方的動向他們還是一直在監視著。
明軍也不怕他們監視,只自顧自按照自己的任務從事。
“東門,那裡應該就是明軍大營下一個位置了。”
在明軍到來前,足雅已經下令把船隻都隱藏起來。
緬甸並沒有水師,不過也有巡邏船,只不過現在不管是官船還是民船,全部都被收繳起來,拉上岸選擇地方隱蔽,免得被明軍發現。
而原本東門外的碼頭,也被足雅下令進行了破壞。
但這樣的破壞,其實效果不大,只是會讓明軍一開始從船上轉運物資麻煩點,拖延些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