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調兩隊神機上城牆。”
李成梁淡淡命令道。
聽到對方主將居然在軍隊裡有如此之高的威望,李成梁不心驚也不行了。
他已經可以預料到,一旦緬軍開始攻打保山城,一開始那鐵定是氣勢如虹。
如果不能在一開始就把對方的囂張氣焰打下去,這仗可就有點難打了。
到目前為止,李成梁還是把他的對手看做是一個有勇有謀之輩,不知道人家偷偷學習《三國演義》,已經自認為是一個優秀的統帥,已經先給他安排上一個心理戰。
也不知道明日線貴陣前叫陣,會不會給李成梁一個驚喜。
“是,大帥。”
身後的沐昌祚馬上答道。
明軍自建軍起,朱元璋就很重視火器,所以一般說到這段,都會是說明軍中大量裝備火器。
但實際上,明初軍隊裡火器佔比不到一成。
畢竟,火器雖然有一定殺傷力,但其實也就那樣,根本不能和幾百年後的火器相提並論。
特別是在重炮和機關槍投入戰場以後,戰爭格局就發現了巨大的變化。
現在的明軍,其實火器部隊佔比也就是在兩三成之間,這就是普通部隊的水平,宣大的馬芳軍也就是這個水平上。
而最重視火器的,無疑就是戚繼光的軍隊,在四成到五成之間。
其中戚繼光的步兵營火器比例最高達到五成五,騎兵營則一般是四成。
李成梁原來指揮的遼東軍,火器比例也比較高,接近四成的樣子,主要還是朝廷撥付的火器比較多。
但是他到了西南以後,就發現西南明軍火器裝備率很低,不到兩成,許多部隊甚至都發下火器也不適用,都存在倉庫裡。
經過整訓,現在他手下的軍隊也只是接近兩成的火器裝備比率。
因為火器的落後,這個時代火器兵一般都沒有單獨編練,而是和其他兵種混合編隊,最出名的自然是打遍大江南北的戚繼光之鴛鴦陣。
但是李成梁沒時間編練這樣的部隊,光是站位配合就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所以他直接把火器部隊單獨成軍,集中到一起合練。
對於炮手來說,自然就是訓練他們的熟練度,讓他們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裝填和發射彈藥。
而對於鳥銃手來說,也是一樣的,只是多了一個三段擊的訓練。
因為這個時代火器的簡陋,士卒也只需要學會裝填和釋放,所以並不存在什麼難度。
不需要他們都懂火器原理等,只要會用就行了。
對於這種趕鴨子上架的做法,應該說,現在李成梁手裡的火器兵已經算是成軍了。
只不過,這些火器兵,平時還是分屬各支明軍部隊。
也就是說,李成梁帶過來的部隊,每支都有自己的神機營。
現在李成梁要單獨把神機營拉上城牆來參加防禦,自然沒太大難度。
隨後,李成梁又安排最近幾日,保山各處城牆加強防備,時刻彙報城外動向,這才帶著沐昌祚下了城樓。
“大帥,你對城外莽賊是不是過度擔心了,雖然這些年緬族在外域作威作福,那不過是因為沒有招惹到我大明。
之前我沒有發兵救援孟密,也只是因為擔心那些土司切斷我軍後路,讓我首尾不能相顧,絕不是我怕了他們。”
沐昌祚開口解釋道。
今日李成梁的反應有點大,這讓沐昌祚不得不擔心。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怕萬一,李成梁不講武德,把罪責往自己身上推。
李成梁聞言,先是愣了愣,隨後就反應過來。
笑笑,他才對沐昌祚說道:“國公爺哪裡的話,本都絕無那個意思。
只是今日才知者莽應龍在緬甸號召力如此之強,想到明日緬軍攻城必然奮勇,所以才調兵加強防禦,有備無患。
城外緬軍雖然勢大,可我城裡兵馬也有好幾萬人,哪裡會怕他,嘿嘿.....”
說完這話,李成梁側身看了眼沐昌祚,繼續說道:“對緬戰策早已確定,現在他們一路推進勢如破竹,真是士氣最盛之時,我軍完全沒必要和緬軍死磕。
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擊敗敵軍,阻止他們繼續進兵就夠了。
等緬南訊息傳到緬軍大營,他們抽調精銳返回緬甸救援的時候,才是我軍全力反擊之時。”
“不知大公子那裡可有訊息傳來?”
雖然李成梁的話讓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