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西行(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好吧,這樣的演變勢態,魏廣德這個半吊子軍事文官也是能想到的,就更別說兵部那邊的人。

於是,俞大猷這份軍情就緊急被送到內閣,交給魏廣德處置,看該如何應對。

看完軍情,魏廣德只是沉默片刻就知道,這事兒最終決策權其實不在京城,而在雲南。

首先必須讓李成梁知道大明南海水師的動向,這樣他才可以掐準時間發動包圍戰術。

如果能夠在緬軍知道明軍在緬甸南部沿海登陸的訊息後進行包圍,戰術影響力就會發揮到最佳狀態,不僅會打擊緬軍的軍心,更會讓他們恐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緬甸的地形,北面是崇山峻嶺,而南面地形相對平坦,除了幾條河流外,幾乎沒有天險可以阻攔明軍進兵。

若是緬甸南部平原丟失,緬軍被明軍包圍在北部山區,如此多的軍隊聚集,給養都能拖垮他們。

包圍戰,其實未必是圍殲戰,在外圍佈置好防禦,就是圍住他們,都不要動刀動槍就能讓敵人要麼主動出戰,要麼被餓死在包圍圈裡。

當緬軍急於南下救援都城,就是一個極佳的消滅緬軍主力部隊的機會。

明軍不需要主動出擊,只要堵住緬軍歸路,就可以讓敵人亂了章法,被動和明軍作戰。

這些,只是魏廣德此時考慮的,因為具體實施全靠李成梁來操作,他沒辦法在千里之外直接指揮明軍。

而且,就他那半吊子的軍事能力,絕對不可能超過李成梁、俞大猷這樣的真正的將領。

他唯一的優勢就是經歷更多的見識,眼光比這些名將高出那麼一點。

比如如果這次對緬甸作戰,如果沒有魏廣德的謀劃,明廷是絕對不會有人想到派出水師從南洋到達緬甸南部的。

這時代的人,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思維。

當然,這不是全部,實際上明朝水師一直存在,只是有這樣思維的人,大多都是水師裡的官員,權小位卑,說的話根本就沒人理會。

至於文官,他們知道從山東出海去遼東很近,比走遼西走廊輕鬆,但依舊沒有意識到海路的重要性。

畢竟,中國自古以來都只是大陸國家,思維也都侷限在其中。

想到這裡,魏廣德動作不慢,馬上拿出一張條子,提筆就開始寫起來。

內容很簡單,把南海水師的軍情抄錄一份,八百里加急送到雲南李成梁手裡。

是的,魏廣德沒有寫其他的,知道情報,該怎麼應對,那是將軍們的事兒,他和兵部完全沒必要越俎代庖。

要是李成梁看到軍情還不知道該怎麼做,那他這個都督也做到頭了。

寫好字條,魏廣德拿起來吹了吹,讓上面的墨跡快點幹。

片刻後才交到蘆布手裡,吩咐道:“你親自去,馬上送到兵部,讓他們用最快的速度把訊息發到雲南李都督手裡。”

字條上墨跡還沒幹透,蘆布自然不敢摺疊起來,只能雙手接過就這麼拿著,轉身就往外跑去。

魏廣德要最快速度送出去訊息,他是聽明白了,自然一刻也不敢耽擱。

“今日初八,水師還要十天左右才能抵達緬甸海域,應該還來得及。”

魏廣德在蘆布走後,嘴裡還碎碎念著。

從京城發八百里加急去雲南,最快也要半個月時間。

這麼算起來,李成梁接到軍情文書的時候,俞大猷的水師有可能已經接近勃固,或者已經登陸一兩天的時間。

訊息從勃固傳到東籲城,再送到雲南交到莽應龍手裡,又是十天左右,而這幾天時間就是明軍從孟定府出兵的時間視窗。

李成梁原來想要包圍戰術很可能已經來不及實施,但是從孟定打進木邦,進而進兵孟密,還是可以堵住緬軍南撤路線。

包圍戰打不出來,利用緬軍急於南下的機會在沿途設定防線阻攔他們,依舊有機會對緬軍主力造成巨大的殺傷。

何況保山和施甸的明軍也不會幹看著緬軍後退,他們趁勢殺出尾隨追殺,也會牽制住緬軍的撤退速度。

想到這裡,魏廣德有點牙痛,他不知道李成梁指揮運動戰的能力如何,這麼打起來很可能會亂套,全靠前線將領臨陣指揮能力了。

這些,已經在大洋之上的俞大猷當然是不知道的。

此時他率領的南海水師正在安全透過了馬六甲海峽,當然在大明是把這裡依舊叫做滿刺加。

這次大明水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