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了巢穴在那裡沒有?”
看著已經被皮鞭抽的皮開肉綻的倭寇,俞大猷並沒有一絲憐憫,而是直接對那差人問道。
“沒有。”
已經知道對面就是大明南洋水師提督,縣衙這邊的人也不敢放肆。
雖然說縣令是文官,貌似不怕武將,可品級差距過大,文官也是不敢拿架子的。
不說別的,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在朝中都是有人的,得罪俞大猷是小事兒,可要是熱鬧俞大猷背後的人,那就是大事兒,足可斷送他前途的大事兒。
俞大猷的名字早就在江南官場傳開,許多人都知道他背後是有人的,而且還是經常的大人物。
知道魏廣德身份的人,終歸還是比較少,不是一個縣令就有資格知道的。
俞大猷制止了正在揮鞭抽打的差役,而是走到那我可身旁仔細端詳起來。
首先從身高上,他就否定了此人是倭人的可能。
倭人矮小,一般身高不會超過四尺五寸,五尺身高在倭寇就算是人高馬大,屬於壯漢級別。
否則,中國也不會一直稱呼他們為倭人。
他又仔細端詳了倭寇面部特徵,面板黝黑,鼻子扁平,但不見粵人常見的下巴凹陷。
倭寇顯然自知必死,所以在俞大猷喊住差人後,他也並沒有多看他一眼。
不過此時俞大猷湊近了觀察他,自然忍不住也看了對面明將一眼。
“你是閩人吧。”
俞大猷在他面前淡淡開口說道。
沒有回答,那倭寇自然是不會張口的。
出海做了倭寇,被抓住就只會求速死,擔心牽扯出身份,連累家裡親人和宗族。
不過也正是因此,一般抓獲倭寇,只要能查出身份,倭寇為了不牽連家族,一般都會把所知和盤托出,以求不禍及家族,算是戴罪立功吧。
此時,俞大猷打的主意就是這個。
從此人外貿特徵,他已經能夠大致判斷此人外貌接近閩粵人,但是細節上更貼近閩人。
畢竟俞大猷走南闖北,見過的各省之人都是不少。
福建是他家鄉,在廣東也是常年任職,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看到倭寇低下頭,俞大猷揉著下巴說道:“如果畫影圖形送到福建沿海府縣辨認,再給出十兩銀子的賞錢,你說會不會有人指認出你的身份?”
“不可以。”
遭到鞭打都沒有開口的倭寇,終於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其實,若非要了解倭寇的情況,大明抓到倭寇後一般直接問斬,很少追查其他。
即便有,也只是草草了事。
不過這次不同,多年不見倭寇侵犯大陸,浙江官員也很重視,自然要查清倭寇來歷,匪首是誰,也好下海捕文書抓人。
抓不抓得到是一會兒事兒,過場還是要有的。
見到他的反應,俞大猷就知道自己猜測沒錯,人就是福建人,還是他老鄉。
“我是泉州晉江人,我叫俞大猷。”
俞大猷報出身份,那倭寇雙眼一凜,自然知道他是誰,也知道他是要自己說什麼。
“你不想讓家人遭罪,就告訴我巢穴在哪兒?匪首是誰,你速死,不會牽連家人。
否則,我會把你帶到福建,沿海府縣一個個找,就算死了,也能找到你的家族。
後果,你應該清楚。”
俞大猷公開威脅道。
“你說話算話?”
那倭寇聽到俞大猷這麼說,心中惶恐。
其實被抓到他就想求死,但是這幫獵戶繩技太高太能捆,他都沒機會自殺就被關進這裡,五花大綁,根本就做不到自殺了事。
“我說話算話,告訴我巢穴和匪首,我剿滅他們,回來就當你了斷。”
俞大猷開口道。
那倭寇遲疑片刻,終於開口道:“巢穴在花嶼,當家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