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
只是,緬王自己作死,大明給力他們好處,但卻貪心不足蛇吞象,居然還想反噬大明。
自然,這就不算大明不教而誅,而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人人得而誅之。
只不過,到了魏廣德這個位置,考慮的就要多些。
到底要怎麼處置緬王一家人,還有那些部族首領,留還是不留
放他們回緬甸,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可不是諸葛亮,還玩什麼七擒七縱的把戲,搞不好玩脫了,麻煩就大了。
最簡單的法子,其實就是把人都殺了,一了百了。
不過魏廣德就得考慮這麼做的後果,會不會不利於以後大明對緬甸的統治。
至於對其他國家的影響,魏廣德倒是不擔心。
或許,東南亞和南亞的國家會有兔死狐悲之感,但魏廣德覺得示之以威要比示之以仁要好。
不殺的話,那就是流放,可流放去哪兒
遼東亦或者小琉球
想到前年時,大明剛搞了獻俘大典,殺了王杲,是否再來一次
思考半天,魏廣德也沒有做出決定。
殺王杲,是為了震懾遼東女真,既是要打壓女真族中反叛之心,也是要絕了他們聯絡蒙古之意。
其實,殺王杲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和蒙古的聯絡,讓大明不能容忍。
沒有想好該如何處置,魏廣德干脆就把文書留下,打算晚些時候在內閣議會上說說,聽取下張居正和張四維的看法。
咱們還是要民主的,不能做一言堂。
以往兵部的決策,大多都是魏廣德在做決定。
魏廣德壓下奏本不說,張居正在魏廣德離開後,也是心緒難平。
其實手裡這份奏疏,他也清楚,魏廣德怕不是那麼容易接受。
而且,就算是張四維等人,他都不曾拿出來給他們看。
在張居正眼裡,如果直接給他們看後,即便他們都選擇支援,怕也會心生不滿。
魏廣德這一試,就更讓他相信,朝堂官員裡對此有意義的人怕是不少。
但是,張居正是打定主意要強推此事,所以還是打算先把魏廣德說服。
只要魏廣德支援或者說預設,那麼其他人就鬧不出什麼風浪來。
實際上,整飭學政,張居正看得更遠。
現在明朝科舉這一刻弊端叢生,他想要的不僅是禁止士林議政,更有整頓學風,煞住找路子、拜門子的科舉歪風的想法。
大明到現在,從上到下貪腐之風盛行,而帶來的弊端之一就是階級固化,特別是科舉中的弄虛作假。
張居正之前和魏廣德談話時有句話沒有說出來,因為他知道魏廣德的長子已經啟程回江西,準備參加江西的科舉。
而魏廣德對此也提前半年做了佈置,就是調整了江西的學政。
魏廣德不說,但張居正心裡明白,可以說那就是要保自己兒子拿下一個秀才功名。
至於鄉試,還早,說不定到時候魏廣德還會有其他動作。
這些,還都是他不能拒絕的。
如果當時張居正說自己想要整頓學風,魏廣德不免多想,說不定就堅決拒絕這個政策了。
“唉”
張居正長嘆一口氣,感覺很是心累,自己想要做點事兒怎麼就這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