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幼滋沒反應,吏部尚書王國光就有些急了,當即開口道:“魏閣老,此事非同小可,若做了,戶部怕是沒有足夠財力應付啊。”
他從戶部退下來不久,對戶部情況知之甚詳。
“之前戶部倒是留了不少銀子以備皇帝大婚所需,姑且不說這筆銀子夠不夠,就但說邀請周邊藩國前來觀禮,要給他們的賞賜就不是戶部所能承擔的。
永樂時朝廷有銀子,可現在沒有了啊。”
王國光很是焦急,暗恨李幼滋不分是非,明顯不是戶部能承受之重,居然還不出言反對。
“汝觀莫急,此事內閣已有計較。”
關鍵時候,還是張四維出聲勸阻道。
“子維,你不知道其中難題。
那些國主和使者來我大明,出入食宿皆由我大明承擔,他們向陛下進貢,但戶部要那銀子賞賜給他們”
王國光馬上就繼續說道,生怕張四維不知道其中貓膩。
“那些賞賜之物,不能吃不能喝,多是奇巧之物而已,而陛下給的賞賜數倍於其在本國價值,實在是大大的虧本。
所以宣德時期,滿朝諸公皆反對繼續下西洋之舉,實在是勞民傷財。”
“呵呵”
聞言,魏廣德一陣輕笑,隨即在王國光惱怒前,魏廣德收起笑容正色道:“王尚書對當年之事知之甚詳,既如此,當知道當年滿朝諸公反對的原由。
此次下西洋,帶上朝廷在各地府庫中的商品前往,將其販賣於其國,互通有無當如何?”
魏廣德說下西洋的船隊會帶著府庫裡的東西前往,還要過去做生意,王國光就是微愣。
別說大明的商品能不能賣出去,但就是西洋商人不定時就會帶著勘合來大明做生意就該知道,大明的商品肯定是不愁銷路的,還有得賺。
否則吃飽了才大老遠跑到大明來做生意,承擔巨大的風險。
“魏閣老的意思是,先賺一波,再賞賜回去?”
王國光逐漸平息怒火,出聲問道。
“正是。”
魏廣德點點頭,“宣德朝反對的原因,無非就是虧了朝廷,但若此次西洋之行,朝廷不虧呢?”
“那我就不反對了。”
王國光明白當年是怎麼回事兒,就是肥了皇帝虧了戶部,所以才滿朝文武借反對下西洋。
可若是主導權交到朝廷裡,那情況就不同了,下西洋之利會流入朝廷,雖然最主要是戶部,但那也會極大改善朝廷的財政狀況。
“戶部也不反對此策,已經將各地府庫中適合參與此次貿易的商品和數量報予內閣。”
到這時候,李幼滋也不得不表態了,前尚書都公開說出支援的話,他還能怎麼樣。
實際上,他壓根不明白其中之利,否則之前也不會顯得猶猶豫豫。
王國光和李幼滋的表現,著實震驚了馬自強等人,他們是想不明白其中道理。
鄭和下西洋的事兒,畢竟過去百多年了,他們也只知道花銷巨大,所以當吃滿朝百官齊齊反對,最後倒逼宣德皇帝暫停下西洋。
注意,宣德皇帝只是暫停下西洋,所以才有之後英宗皇帝想要恢復的行動。
只不過還是想要維持永樂舊制,由內廷主導此活動,所以在此遭到滿朝反對,再有沿海造反,蒙古異動,最後不了了之。
都察院陳瓚這時候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當年滿朝諸公反對,總有反對理由吧。
現今二位支援,也該有讓人信服的理由吧,否則都察院絕對不會同意此事。’
對於陳瓚的反對之言,禮部尚書馬自強微微張開的嘴巴也馬上閉上,他要等王國光對此做出解釋。
畢竟,他曾經是戶部尚書,對此段歷史瞭解,自然應該是有理由的。
只是,此時馬自強已經領先六部九卿率先想到了下西洋後的事兒,那就是可能會有西洋和南洋諸國國主、使者來到大明,在萬曆皇帝大婚上觀禮。
這是什麼?
萬國來朝。
一個詞出現在他腦海裡,想著就有一點激動。
如此盛事若是能夠出現,對於現今的大明意義重大。
於是,他雙眼熾熱的看向王國光,只要他能夠給出一個相對讓人接受的理由,禮部也會選擇全力支援這項決策。
王國光這時候沒有直接開口回答,而是環視屋裡眾人,又下意識看看堂外,這才開口說道:“之前我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