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風暴之始(3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公務。

清閒就清閒吧,接下來應該就有大風波開場了。

魏廣德猜測到了,也給身邊的人都傳遞出去了訊息,就四個字兒,“袖手旁觀”。

魏廣德不希望他身邊的人摻和其中,因為知道張居正大機率是留京守制,就沒必要讓身邊人因此開罪張居正。

就這次處置張翰,張居正並沒有上奏求情就能看得出來。

畢竟張居正才是首輔,他魏廣德雖然暫攝內閣,但還不是首輔,輪不到他出面求情。

幾日後,當張居正上奏第四份奏疏,這次他沒有再堅持要返回江陵為父丁憂,而是提請奪俸守制和請假,計劃次年回鄉葬父的請求。

這次明眼人都看懂了,張居正確實不想離開首輔寶座,他還是想要留下來。

只是沒人知道,這份遲到了兩天的奏疏,在張府裡最後是怎麼成形的。

也只有耳目靈通的人才聽到一點風聲,那就是張府裡並不平靜。

是的,張居正不傻,他這第四份奏疏一旦遞進去,外朝會如何看待他。

為此,張居正自己不僅有思考,他還召集了府中幕僚一起商議。

張居正和大明所有官員一樣,都有自己的幕僚班子,為他們的工作提供參考意見。

就比如之前考成法和清丈法,其實並非張居正一人完成,而是他起綱並列出要點,有府中幕僚們集思廣益完成。

也就是到了最後,才需要他親自負責確認終稿。

只不過這次,他的第四份奏疏,在張府裡就引發了不小的紛爭。

張居正的門客、貢生宋堯愈站在張居正的角度,分析了張居正的名氣、節義和時局等因素後,認為張居正離職丁憂守制為上策。

持有類似意見的幕僚其實不少,看出張居正目前地位尷尬之人頗多,為此他們在府裡和張居正及支援張居正留任的門客發生了激烈的辯論。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決定張居正去留的不僅是張居正本人,還有來自更高層的意思。

是的,馮保傳來了內廷的訊息,太后和皇帝希望他繼續完成新政,徹底改善朝廷的財政困境。

所以,即便張居正在這個時候對自己所處環境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但也無能無力。

宋堯愈等人的反對意見並沒有被採納,張居正還是選擇了把這第四份奏疏送入宮中。

訊息傳出,京城官場譁然。

因為“禮”,所以中國古代都把和煦謙讓做為美德。

新帝登基,要三請三辭才算完成程式,而首輔請求回鄉守制也是一樣。

不能說你一請求,皇帝就一口答應,讓你離開。

這在外人看來,顯得皇家很是冷血。

三請三辭程式完成,第四道奏疏才是真正表達心意的時候,張居正卻在這個時候表達出會繼續留在官職上,只是請以素服角帶入閣辦事,日侍講讀,辭免薪俸,在官守制。

只是,張居正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但這次他卻是玩脫了。

在現代看來,三請三辭或者說三辭三讓,不僅是一種儀式形式,更是一種政治策略。

透過這種儀式,表現出自己的謙虛、謹慎、真誠和高尚品質,從而贏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援。

只是這朝野之上,希望他離開的人太多了。

他們上演的三請三辭的老把戲,自然瞞不過那些政治老油條,對於張居正奪情一事,朝中看不順眼的官員大有人在。

在大部分士大夫看來,丁憂那是孝道之本,是亙古不變的祖宗成法,正德朝首輔楊廷和就嚴格執行丁憂守制,不打一點折扣。

如今可倒好,張居正身為百官之首,卻公然破壞規矩,既不去職,也不回鄉,實在是奸相所為。

由此,不僅許多本就不滿意張居正的官員開始串聯,就連一些支援張居正的官員,這時候也開始倒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