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接旨(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蘆布愣了愣,馬上就說道。

“那就好。”

魏廣德點點頭,只是勸說,那就還算好,就怕有愣頭青在張居正面前言辭激烈把人惹惱了,那才是不可收拾。

別的不說,光是一個慫恿“抗旨不遵”的帽子,就夠許多人喝一壺的。

官員可以憑心拒絕皇帝的聖旨,皇帝為了表現寬廣的胸懷,一般不會計較。

可是慫恿就是另一回事兒了,那是赤裸裸對皇帝的蔑視,讓別人不聽皇帝的話,那是欺君。

不過這次馬自強做的,多少還是有些出格了。

“唉”

終於,魏廣德還是長嘆一口氣,嘴裡喃喃低語道:“明知道是陽謀,叔大還是硬著頭皮往裡鑽了。”

張居正和魏廣德是多年老友,明知道現在其實張居正是被人算計了,可他卻不能做什麼。

其實,張居正何嘗不知道,只是到了這個時候,他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沒有回頭的可能。

甚至,為了保住身前身後名,他還要把新政做的更好,才能堵住悠悠眾口,就如同唐太宗李世民那樣。

世人說到他,只會記得“貞觀之治”、“天可汗”,還有虛心納諫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美談,誰還會記得“玄武門之變”。

為了皇位他親手射死太子李建成,射傷李元吉,隨後率領數百騎與守門宿衛一同擊敗東宮及齊王府兩千精兵,藉機殺死了所有的侄子。

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成為一代帝王。

對於《實錄》,李世民讓直言其實,李世民此舉也使自己親殺兄弟的事實在史書中完整保留了下來。

只可惜,張居正最終還是沒能實現自己的想法,大明的新政沒有完全實施,他自己就先死了。

雖然自魏廣德登門弔唁之後,他就再未和張居正見過面,但他還是能猜出,他應該已經意識到了危險。

到了晚上,魏廣德回到府裡,吃過飯後,在書房裡一坐,沒一會兒張吉就進來了。

“老爺。”

張吉在魏廣德面前恭敬站好,輕聲呼喚一聲。

魏廣德抬頭看了他一眼,這才開口說道:“說說吧,今兒京城裡都發生了什麼事兒”

“禮部那邊給張府送去了聖旨,不過禮部的人據說曾經勸說首輔大人不要接旨”

聽到這裡,魏廣德擺擺手插話道:“這事兒我知道了,還有其他的嗎”

“張府門口宋堯愈、張鳳賢等幾人辭別了張府,搬到了國子監和其他地方。”

張吉又小聲說道,“這幾個人,都是之前反對“奪情”,堅持認為應該回鄉丁憂的人。”

“哦,有意思。”

聽到這個訊息,魏廣德點點頭,張居正身邊是有明白人的。

有這些人在,就算張居正自己想不到,經過他們的提醒,也應該看出來了。

而且,這些人還十分機警的選擇了趨吉避凶,先一步離開了張府這個旋渦。

想來雖然對以後他們國子監的出身會有影響,但卻不會影響到他們正常的仕途,至少不必擔心被人清算。

“那首輔那邊,可有訊息傳出,他什麼時候出府回內閣辦差”

魏廣德又開口問道。

“這個,還沒有訊息。”

張吉急忙答道。

雖然“奪情”,但不代表張居正就不在家守孝。

實際上就算是奪情,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完全脫離是居喪之禮的束縛,事實上除了不回鄉守孝,很多禮節他們依然必須遵守。

比如說不得參加或主持朝廷吉禮,不得從事娛樂活動、不得娶妻生子等,如果官員違法這些規定,即便是奪情在前,也會遭到其他官員的彈劾,嚴重者同樣會受到處罰。

而現在,張居正就必須在家呆滿七七喪期後才能出府辦公。

張居正這剛接了聖旨,明兒就得上奏謝恩,然後說清楚請假多久才能回內閣辦公。

至於回家安葬父親,那是明年的事兒了,到時候算著日子,張居正自然會提前上奏請假的。

我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古時人們將社會禮節風俗歸納為簡單易明的“五禮”,也就是“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

而其中,“凶禮”主要涉及的就是與喪葬之事的相關的一眾習俗。

封建等級制度森嚴,天子的殯葬喪儀更是有著嚴格的規定。

《禮記王制》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