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皇帝穿龍袍的機會很少,所以就不洗了,直接換新的。
原來,秦漢時期的龍袍並不是用於皇帝日常穿著的,只有到了比如祭祖祭祀等舉行大型國事的重要場合下,皇帝們才穿龍袍出場,體現自己的身份。
平時,皇帝都是穿常服。
明朝時代的龍袍發展到了最高峰,關於龍袍的用料,《天工開物》中就詳細記載了明朝時期龍袍的製作工藝,皇帝的龍袍必須用全國最好的蠶絲輯絲。
這次內織染局要蘭絨也是類似的道理,什麼都是要最好的材料進行製作。
對於“換”,其實就是清理龍袍上的汙漬。
龍袍在製作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宮人們一開始就是將龍袍分段織成,然後合攏。
當龍袍某個區域染上汙漬,心靈手巧的他們會將有汙漬的區域單獨拆解開來,用全新的部分將舊部分補上,這個修復技術經熟練到讓人看不出絲毫痕跡的地步,當然這其中花費的精力也是無法想象的。
這樣,皇帝的龍袍就“洗”了一遍,所以皇帝的龍袍絕對不是一些人說的,穿了一次就不穿了或者穿髒了就不穿了,就束之高閣。
實際上,就算沒法修復,也即是製作的備用材料沒有了,新做出來的會存在色差而導致看上去不美觀,失去莊重感,那時候的龍袍也會按照貴重程度和意義分別處理。
,!
特殊典禮時候所穿的龍袍會被儲存起來,以後作為皇帝的陪葬品一起埋入地宮之中。
而普通的龍袍,則會用一把火燒掉而不會留存於世。
“老爺,你不會想”
此時,徐江蘭已經猜到魏廣德的想法,有些遲疑著說道。
“嗯。”
魏廣德點點頭,笑道:“我打算讓張吉知會北方商會,讓他們精心織造一批毛呢送到宮裡去試試。
如果太后和陛下:()隆萬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