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7章 大明的毛紡織業(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方商會的組建,就是魏廣德看重其中的機會,聯合周圍的商會組建起來的新的商會,負責收購草原上的羊毛髮展大規模的毛紡織業。

只有當草原上能夠透過經濟方式解決生存問題,草原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為了生存而爆發的戰爭才有可能避免。

當蒙古人習慣了放羊,收取羊毛換取生活物資以後,自然也就會放下屠刀和平發展了。

而對於大明來說,北方巨大的軍事威脅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

別說明末草原實力已經被極大的削弱,特別是被後金和大明來回摩擦以後,軍事實力銳減。

現在的遼東女真人,還只有被草原人欺負的份兒,根本就對蒙古人不構成威脅。

,!

魏廣德又看了看其他送來的布料和羊毛織成的毯子,點點頭笑道:“這東西保暖還是不如羊絨好,就是那東西太精貴,不過這羊毛織品重在於便宜、量大。”

其實真說起來,對於普通大明百姓,羊毛製品他們怕是也消費不起,也就是買點棉花做棉衣度日。

羊毛織品,還是隻有有點家底兒的人才能享受到。

但最起碼,許多買不起羊絨的殷實人家,還是可以買到羊毛織品過冬的。

羊毛的收集,就像理髮,用剪子全部剃光,然後整個脫下來,俗稱剪羊毛,每隻綿羊每年可以產幾公斤的羊毛。

而羊絨則長在山羊粗毛的根部,且屬於自然脫落,所以每到春季脫毛的時候,牧民就會用特製的鐵梳子像梳頭一樣一點一點抓取下來,稱為原絨。

可每隻山羊身上每年只能收穫幾十克羊絨,所以把羊絨當做“奢侈品”都不誇張。

明朝時期羊絨加工生產,基本技術原理和標準,和後世其實已經相差不多,同樣採用的梳絨,然後加工成線,再用專門紡機進行紡織。

魏廣德放下手裡的羊毛織品,對著外面喊道:“叫張吉過來見我。”

“老爺,你又想到什麼了?”

知夫莫若妻,魏廣德看了這些羊毛織品,馬上就叫張吉,肯定是想到事兒了。

“呵呵,確實想到點事兒。

之前戶部還上文說接到內織染局找戶部要銀子,說是打算派人去蘭州採買蘭絨為陛下繡制龍袍。”

“啊?”

魏廣德話音落下,徐江蘭就驚訝的張大嘴。

此時代蘭絨價格極為昂貴,要採購製做龍袍所需要的花費,安排上數百兩銀子也未必夠,這還不算內織造局的人工。

一件龍袍從材料採買到出成品,至少需要耗費兩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這還是比較簡單的冕服。

如果是盛大儀式上皇帝需要穿戴的袞服,那就算耗費十年光景也未必能出來一件。

內織染局光是負責製作龍袍的,就有數百人之多,這也是為什麼皇宮裡長期豢養數千甚至上萬人的原因。

後世我們看到的所謂龍袍,雖然大抵樣式看上去差不多,但那都是印染上去的。

而真正的龍袍,那都是繡工一針一線繡在龍袍之上。

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領、褾、襈、裾都是本色。

纁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前三幅、後四幅,腰部有襞積,綼,褐都是本色,腰以下前後不縫合。

中單以素紗製作,青色領、褾、裾,領上織黻紋13,蔽膝與裳同色,織藻、粉米、黼、黻各2,本色邊。

另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

每件龍袍雖樣式都有不同,但標準一樣,上述內容一樣都不能少,僅是外觀和顏色上的差別。

如果是有特殊寓意,比如是在皇帝壽辰上所穿,往往還會在龍跑商修無數的“壽”字作為花紋,或是蝙蝠或是如意等。

內織染局找戶部要銀子製作龍袍,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單單一件蘭絨的龍袍,怕是要數千兩銀子。

畢竟,其上所繡絲線多位金線,簡直“豪”到家了。

可就是這筆開支,魏廣德也沒法上奏請求免掉。

畢竟是製造龍袍,總不能讓皇帝穿髒了龍袍,就讓人去洗吧,沒這規矩。

龍袍是不洗的,倒不是說真的不能“洗”,而是“換”。

實際上,早期的龍袍也就是秦漢時期,都是由絲麻製成的龍袍,理論上是可以用水洗的。

但是一方面是因為洗了容易縮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