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朝廷下旨緬甸以我為主,但是他的要求我們必須滿足。”
李成梁看看李如松,開口說道:“派人給老二老三傳話,儘快帶人回來。
你先帶兩萬大軍南下,之後我會派他們帶上明軍一萬,緬軍三萬做後隊,追上你的部隊。”
聽到老爹的安排,李如松急忙問道:“爹,那蒲甘城那邊怎麼辦?派誰去?”
“讓戚繼美帶兵一萬,另外讓他這段時間抓緊再編練兩萬緬軍,到時候跟隨他行動就是了。”
李成梁已經想過,他把沐昌祚打發去收拾緬甸北方那些土司的地盤,同樣是讓他們帶一部分明軍,再編練一些緬軍。
只不過,現在他已經把最早降服的那些緬軍收編,沐昌祚那邊也應該讓他們開始行動。
既然已經打算讓戚繼美去編練緬軍,沒道理還壓著沐昌祚。
“剩下的緬軍就先留在阿瓦城。
這裡的地理位置還是很重要,是進入緬北的重要通道,也能限制緬軍東西聯絡。”
李成梁開口說道。
“是,父親,我這就派人給二弟、三弟傳話,讓他們儘快趕回來。”
李如松抱拳應道。
兩天後,李如松率領兩萬明軍踏上了南下的征途,目標正是東籲城。
李成梁站在城樓上,目送大兒子出征。
為了保證李如松的安全,李成梁把身邊的親兵營分出大半派到他身邊。
.......
“老爺,這是禮部送來的條子,請你過目。”
今日本來輪到魏廣德去文華殿講經,不過他還是習慣先回自己值房轉一圈,看看有沒有什麼要緊的奏疏需要提前處理。
不過當下朝中無大事,何況就算有大事兒,下面暫時也會壓下來。
在萬曆皇帝即將選後的時候,糟心事一般都不會急吼吼的往上報,而是會等過了這段時間再說。
除非是十萬火急,片刻耽誤不得的軍國大事,滿朝上下的官員都會默契的先把事情壓下來。
“哦,我看看。”
魏廣德坐下,接過蘆布遞過來的太子,看了眼。
“哦,是這個事兒啊。”
魏廣德看完條子上的內容,漫不經心說了句,隨即就笑著對蘆布說道:“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我坐一會兒就該去文華殿上課了,如果有緊要的奏疏送來,你直接單獨放在書案上就行了。”
“是,老爺。”
對於魏廣德處理政務的習慣,蘆布早就清楚無比,當即點頭就退了出去。
“送進宮裡好啊,事兒就可以丟給馮保了,讓他頭疼去吧。”
等人出去後,魏廣德嘴裡喃喃道。
和張居正在萬曆皇帝朱翊鈞面前扮演的嚴師角色不同,魏廣德一開始都是一副慈眉善目的面容對待小皇帝。
開什麼玩笑,他這個對歷史一知半解的人都知道,曾經被萬曆皇帝視為父親般人物的張居正最後的下場。
當然,其實也不應該說是張居正的下場悽慘,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張居正後人的遭遇。
畢竟,那時候張居正已經死了,結果沒想到蓋棺還是沒有定論,差點被小皇帝扒出來鞭屍。
張居正不是笨人,難道他就沒想過過於嚴厲,對年幼的皇帝來說或許是個威懾,可一旦小皇帝長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後,難道就不會心生不滿嗎?
張居正眼瞎,看不清這點?
魏廣德其實有些懷疑。
這種事兒,他不便參與,因為他懷疑張居正對小皇帝的態度,其實是受到馮保和李太后的影響。
因為從陳矩口中,魏廣德知道李太后在後宮對萬曆皇帝極為嚴格,也只有陳太后對小皇帝才是關愛有加。
或許,李太后也是關心則亂,只知道想方設法教導好皇帝,卻不知道少年心性多變,壓制太厲害,往往最後反彈就更厲害。
魏廣德對自家孩子,基本上放養狀態。
書,肯定是要讀的,半天時間,下午就可以自己安排。
老大不是讀書的料,老二現在還看不出來。
不過,對於自家老大,魏廣德也已經有了打算。
再等兩年讓他回江西參加科舉,走走關係,拿個舉人身份再說。
至於之後的官身,辦法還是很多的。
會試就讓他自己闖,運氣好過了自然萬事大吉,若是過不了,就求個恩典,給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