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江城北二十多里地的密林裡,黑壓壓站滿了人。
人群前面,千餘人被綁在木樁上,嘴上纏著繃條讓他們發不出聲音。
雖然他們在很努力的想要掙脫捆綁,但一切都是徒勞的。
從他們被帶到這裡,再到被綁在這裡,他們的結局其實已經註定。
就算後知後覺,他們也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兒。
特別是在看到從遠處被帶來的人以後,他們心裡的恐懼就瀰漫了全身。
現在唯一不確定的就是,他們會怎麼死。
“這些人,就是欺負你們的那些人的幫兇。
我不知道你們認不認識他們,如果認識,肯定就會知道。
他們就是土司首領身邊的親信,為他們做打手欺壓你們的那群人。
你們本來是可以跑掉的,但是那些人拋棄了你們,讓你們守在這裡,用性命去換取他們逃生.....”
李如柏在臺子上講話,自有緬軍翻譯給其他士兵解釋他的話。
很快,場面就開始變得亂糟糟鬧哄哄起來。
這段時間,明軍給這些戰俘灌輸的思想就是他們是被他們的首領放棄的一群人,要他們用命換取自己的平安。
誰想死?
沒有人會這麼想。
如果還是在軍隊裡,自然想到的只有執行命令,哪怕戰死疆場。
可是,在戰爭結束以後,他們被關進戰俘營,每天只能飢一頓飽一頓混日子,看不到明天的時候,自然就有時間去想了。
想起他們身邊的人被明軍俘虜,想起那些遠去的,跟在首領身邊逃走的人。
羨慕、嫉妒,不滿的情緒,在悄無聲息中滋生。
而看到不遠處,那些曾經跟在大人物身邊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傢伙被綁在那裡的慘樣,心中多少痛快了不少。
“不要覺得不讓你們吃飽是對不住你們,我們的糧食憑什麼給你們吃?
要吃飽可以,要吃好也可以,每天大魚大肉,都不是問題,那你們的臣服大明,得為大明賣命,大明才會給你們這些你們想要的。
甚至,我們還可以給你們更多.....”
李如柏繼續在高臺上大喊起來。
現在這些戰俘,每天只有早晚兩頓半飽的稀粥,許多人已經瘦脫相了。
其實,只要拿出糧食,讓他們吃飽,他們這群人裡不少人都會選擇聽話,說什麼就是什麼。
“殺了他們,向大明證明你們的勇武,和過去緬甸的切割,你們就可以得到你們想要得到的。
而且,你們將不再是普通老百姓,你們會被編入明軍隊伍繼續留在緬甸,成為管理緬甸的官吏。
以後,你們再不是受人欺負的老百姓,而是管理他們的人上人......
想想你們的家人,他們還在家裡擔心你們的安危,而你們現在就可以選擇你們的未來,是衣錦還鄉還是留在這裡。”
那些因為懂漢話的緬甸人,是明軍最早招募的人手,透過他們,才可以指揮得動那些緬甸兵。
畢竟語言不通,也是個很麻煩的事兒。
這些緬甸翻譯,其實已經被內定為緬軍小隊的小旗,他們都有各自的總旗官,百戶大人。
當然,這些都是由明軍有功將士充任。
架子搭起來,就等招募到他們的手下,一支兵馬就可以成軍了。
為了避免有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於是要他們處決那些土司首領的親兵,徹底斷了他們的退路就成了必然選擇。
這也是明軍在緬甸最初建立所必須走過的一段路,到現在明軍並不敢完全信任他們。
“殺了他們,你們以後就是我大明的將士了,馬上就可以吃到飽飯,吃到酒肉。”
遠處,幾輛大車被拉來上面堆滿了麻袋和酒罈,還有豬羊。
很快,早就安排好的緬軍翻譯嘴裡大聲咒罵著他們那些曾經的土司首領,從明軍手裡接過鋼刀走到前方,對著一個被綁縛的緬軍揮動了手裡的武器。
一刀下去砍在肩膀上,並沒有一刀殺死對方。
而那名緬軍眼裡已經沒有了以往慣有的狠厲眼神,只有恐懼。
雖然聽不懂先前那個明將說了什麼,但這些走到他面前來的,曾經的緬軍士兵嘴裡的話他們能聽懂。
他們要殺死自己。
以往,都是他們欺負這些小兵,沒想到終有一日自己居然會死在他們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