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不報(1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魏廣德一邊伸手接過那文書,一邊對方逢時問道:“禮部十年前可曾接到過暹羅國書?”

“沒有,收到訊息後,我讓人查過,近十年來暹羅除了有勘合貿易的文書,絕無其他。”

方逢時聽到魏廣德的問話,馬上答道。

“呵呵.....”

聞言,魏廣德當即笑了出來。

都沒心思看所謂的國書,魏廣德拿到手裡晃了晃笑道:“大明在南洋影響力勢微可見一斑,暹羅都被人打到滅國尚且沒有向我大明這個宗主國求助。

那它現在是緬甸的藩國還是我大明的藩國?

方侍郎,你能說說嗎?”

看到方逢時啞口無言的樣子,魏廣德又看向張居正笑道:“叔大兄,你也是認可這份所謂暹羅國書嗎?”

聽到魏廣德這麼說,張居正一臉嚴肅道:“暹羅無君無父,確實不該認可。”

看到首輔和次輔對這份暹羅國書都是這般說辭,方逢時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了。

“首輔大人、次輔大人,怎麼說都是朝廷頒賜金冊的藩王,如此怕是不好吧。”

張四維見此,只好出聲道。

好歹轉圜一下,免得氣氛尷尬。

何況,雖然暹羅多年來已經少有對大明恭敬,但上國該有上國氣度,是否承認暹羅藩國身份,這個可不是小事兒,最起碼也得要內廷做主才是。

內閣,雖然暫攝大權,但始終都只是協助皇帝理政的衙門,可不能直接代表皇帝做出決定。

“不是都說了,所有東西都被緬甸掠走,就算有御賜之物,怕也在俞大猷手裡。”

魏廣德確實搖頭笑著說了句,隨即正色道:“若是真到滅國時,但凡有宗主國的念頭,也會向大明求救,斷不至於連份求救文書都發布過來。”

說到這裡,魏廣德忽然想起之前在翰林院時曾看到過的一些文書,不由得繼續說道:‘記得當初在藏書閣中翻閱前朝舊事,正德十五年時,我朝倒是收到過藩屬國求救國書。’

聽到魏廣德這話,張居正、張四維等人都來了興趣。

正德朝舊事,他們可沒經歷過,自然不知道。

雖然他們都在翰林院呆過,可未必有魏廣德看的書多。

見三人都有了興趣,魏廣德笑道:“那還是嘉靖三十六年的時候,我還在翰林院做編修,看到正德十五年是,佛郎機人侵佔滿次加,滿次加國王曾向我朝發來求救文書。”

“那後來呢?”

魏廣德稍一停頓,張四維就追問道。

“當時武宗皇帝還在江南,對滿次加使者的奏請,只御批了‘不報’二字。”

魏廣德淡淡開口道。

“不報”,其實就是不管、不問、不處理的意思。

滿次加的王都就是馬六甲城,也就是位於馬六甲海峽中段的一個海濱城市。

在十六世紀初,被第二任葡屬印度總督阿爾布克爾克,率領一支由18艘艦船、1200名葡萄牙士兵,及200多名馬爾巴拉援兵組成的艦隊攻破。

準確說就是正德六年的時候發生的事兒,不僅破國,還徹底佔領了滿次加的國土。

滿次加國王打不過,只好逃亡大海之上。

之後,才想到曾經的宗主國大明。

畢竟好多年沒有聯絡,於是在八年多以後,滿次加的國書才送到正德皇帝手裡。

葡萄牙人在攻破馬六甲城後,阿爾布克爾克下達了搶掠的命令,搶掠行動持續了一整天。

珍寶數以萬計,幾乎是滿剌加王國三分之二的財富,而且還進行了殘酷的屠城。

對於滿剌加亡國時的慘狀,明朝人是有所耳聞的,並不是一無所知。

明朝的兵部侍郎黃衷曾編撰《海語》一書介紹西洋風貌,其中就提到了滿次加破國情形:

“(佛朗機人)乃治大舶八艘,精兵及萬,乗風突至,時已逾年,國中少備,大被殺掠。”

除了兵員上略帶誇張外,其他基本都符合實情,尤其是記錄屠戮的情形。

稍晚於此書的《東西洋考》也載:

“佛郎機破滿次加,入據其國。而故王之社遂墟,臣隸俛首無從報仇。”

滿次加不但被殖民者攻破了,而且還被佔據了,國家社稷一片廢墟。

之後,正德皇帝就一直在病榻上直到歸天。

本來這個事兒到此似乎就結束了,滿次加已經被滅國,多說無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