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要是驚嚇到宮裡人,那就是難辭其咎。
兵部下面的人動作很快,官員們都有自己的車轎,也就是找了兩輛馬車,帶著那些工匠就成,一行人很快就出了兵部,往城外軍營走。
那裡有神機營,正好調出一隊鳥銃手來。
一行人到了京營,自然沒人敢攔住他們。
帶頭的是兵部的人,可是他們的頂頭上司,這樣的隊伍誰敢攔。
也不用找京營戎政,楊巍直接就叫來一隊鳥銃手,在校場上擺放好幾面藤牌。
又不是調兵出營,自然沒那麼多規矩。
等一隊鳥銃手在不同距離對著那些藤牌一通亂射後,楊巍帶人走到近前,果然看見十步以外的藤牌幾乎毫髮無損,對多就是看到幾個凹陷的坑,但肯定是沒打穿的。
十步位置放的一面藤牌上,也有不少這樣的凹坑,凹陷程度更厲害,但是大多都沒有打穿,只有兩個貫穿的彈孔。
事實勝於雄辯,這個他們看不上的藤牌,確實比明軍使用的盾牌貌似更加給力。
而且藤牌有一定彈性,防禦刀砍箭射的能力也是很強。
如果非要說藤牌的缺點,那就是一旦被損壞,損口就會持續擴大很難修復。
不像盾牌,換鐵皮或者敲打一陣,可以修復損壞的盾牌。
幾個匠人拿著被打穿的藤牌研究了好一陣子,也沒有得出什麼結果,只得對楊巍回道:“大人,我們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辦法,請大人容小的們回去想想。”
“此時,務必保密,不得外傳。”
楊巍只能強調一句,隨後在場所有人都被囑咐了這句話。
回到城裡,楊巍去譚府向尚書譚綸彙報此事。
本來今日譚綸是要親自主持的,不過因為身體不適,所以把由楊巍負責支援此事。
“確實,只有十步左右才能洞穿藤甲,比我軍現在的盾牌防禦更好。
而匠人們看了,暫時也沒什麼辦法。”
見到譚綸,楊巍把實驗結果詳細告訴了他。
“遼東的書信應該還在路上,或許元敬有辦法,先等著吧。”
譚綸開口說道。
“工部也說了,他們會考慮增加小號佛朗機的生產,這東西可以有效打擊藤牌。”
楊巍又說道。
在京營,鳥銃不行後,就調來了佛朗機炮,三門小號佛朗機炮輪流射擊藤牌,三十步外就能輕易打穿。
小號佛朗機炮雖然比鳥銃費材料,可使用效果也確實好,只不過以前工部更多的還是製造鳥銃,佛朗機炮的製造要根據材料庫存和需求製造。
現在知道鳥銃缺陷,自然不能繼續胡亂製造了。
至少在找到增大威力的前,會控制鳥銃的生產。
“遠水不解近渴,雲南那邊最缺的是佛朗機炮。”
譚綸皺眉說道。
“想來李成梁會從周邊衛所調集,應該不會有辦法才是。”
楊巍開口說道。
等楊巍離開後,譚綸想了想,還是把事兒寫了張條子,命人送到魏府。
魏廣德看到條子是在晚上,一邊洗腳一邊看著譚綸的條子。
“藤牌?”
魏廣德不由得摸摸鼻子,這個事兒他依稀有點印象,畢竟故事被改編進電影。
清朝的鳥銃,也是打不穿藤牌的,好像鄭成功打臺灣也是,荷蘭人的火繩槍打不穿藤牌,藤牌手靠著滾地和跳躍躲避,靠近敵人進行砍殺。
不過,藤牌手貌似也不是萬能的,擋不住火炮和重型火銃。
想到這一節,魏廣德也反應過來。
大明的鳥銃為了追求射程,槍管很細。
藤牌有一定彈性,若是衝擊力不夠,自然破不了甲。
“增大口徑,增加裝藥量。”
瞬間,一個念頭就出現在他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