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藤牌(1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大明雲南施甸府府城城牆外,此時喊殺聲震天,大批蠻兵自西向東而來,其間還可見成群戰象,戰象之上還有人不斷揮舞手中兵器,給四周蠻兵顧威打氣。

左都督李成梁此時就佇立在城牆之上,身後大兒子李如松面色陰沉的看著城外。

“可有潞兩守將訊息?”

良久,李成梁才開口問道。

“大帥,沒有見到,聽潰兵說,馮山苓已經在城中被隴川土司的親兵殺了。”

施甸守將梁定南開口說道。

“失去了潞兩,你的施甸就是前線,你可有守住這裡的信心?”

李成梁回頭看了眼梁定南道。

“數月前就按照大帥吩咐,城中準備了各種守城物資,請帥放心,城中糧草充足,又有城中民壯相助,守城當不在話下。”

梁定南當即抱拳答道。

李成梁臉上終於浮現出一片笑容,最近可真的沒遇到什麼好訊息,即便早有心理準備,可潞兩失陷還是出乎他的預料。

自月前,緬甸敵酋莽應龍統阿瓦、洞吳、猛鱉、猛密、蠻莫、隴川、武章、雍會、光腦諸路兵馬十數萬自西面,殺氣騰騰大舉進犯,又有車裡、八百、孟艮、孟連、耿馬諸路數萬兵馬為後援,可是把大明境內百姓下的雞飛狗跳。

南牙關、鐵壁關,天馬關等重鎮礙口幾乎毫無抵抗先後失陷,千崖隴川等地土司紛紛投敵。

不過這還不是最讓李成梁生氣的,潞兩守將已經得到他的手令,閉關堅守不得放任何西人入城,但誰能想到,潞兩守將馮山苓竟然私自開啟城門,放所謂麓川潰兵進城。

或許,他想的是增加潞兩城防實力,所以收攏一些兵力也是好的,但顯然是中了敵方奸計。

如今不僅是丟了自家性命,還把潞兩城給丟了,讓沐昌祚打造的騰衝、潞兩防線徹底失陷。

訊息傳到永昌府保山城,李成梁只好急匆匆趕到施甸,沐昌祚則帶著親兵趕往騰衝,親自督撫騰衝衛堅守城池不得後退。

現在明軍能一張的,就是騰衝、潞江和施甸組成的新防線,原本計劃緩慢後退,將緬軍引誘到保山、施甸再奇兵突襲包抄的計劃,眼看著就面臨嚴峻挑戰。

此時城外緬軍已經撲到城外一箭之地,大有今日趁勢猛攻施甸城的樣子。

“你去只會防守,不用管我。”

城樓上的李成梁看到下方敵軍士氣高昂,不確定今日對方是否就要猛攻,於是對守將梁定南吩咐道。

梁定南聞言,又是雙手抱拳,大聲答應一聲,轉身就走,行動中鎧甲甲葉碰撞發生“嘩啦啦”的響動。

“爹,沒想到南軍主將居然還是穿著這種老式鱗甲。”

李如松看了眼梁定南背影小聲說道,說完又指著左右那些守城軍卒繼續說道:“這軍卒的披甲率也太低了。”

北方明軍大量裝備棉甲,雖然看上去似乎不如之前各朝士卒甲冑好,其實棉甲的防禦和保暖效果都是非常不錯的。

而在南方,士卒大多是穿戴嘉靖年間定型的布面甲,和棉甲類似,也是內部裝有鐵片加強防禦,但又不會太熱,適合南方溫暖氣候穿戴。

不過眼下這些士卒,有布面甲的軍卒比例極低不說,僅有的半數披甲士卒居然有不少還是穿戴的弘治年間的青布皮甲。

弘治十六年時,官方下令南方衛所的青布甲將鐵葉甲均改為綿繩穿綴、水牛皮製作甲片的皮甲。

這或許是因為南方多山地水田,需要輕便盔甲,同時南方溼度大,鐵甲容易生鏽的緣故。

不過這樣的皮甲,防禦力肯定還是不如青布鐵甲好。

所以,現在看到整個施甸城頭明軍穿戴那是五顏六色,既有穿紅色戰襖的,還有穿青布皮甲的,穿插著還有穿土黃色布甲的。

若不是熟悉明軍軍服變化的人,或許還以為這些不同軍服是代表不同軍種。

但實際上,這就是南方武備不足的變現,軍戶都是穿著傳下來的東西,老輩留下什麼,能夠將就使用就儘量將就,才不會自掏腰包去更換。

雖然朝廷有給軍戶發置換裝備的銀子,可是層層剋扣下來,士兵手裡還能剩多少?

與其花銀子高價置換裝備,還不如多買點糧食,吃飽點,至少跑得快些。

此時城牆上的明軍,不知何時已經分成兩列,一列緊靠外城牆,而另一隊則靠在內城牆,隨著城樓上軍旗搖擺,一片箭雨突兀出現在半空,向著城外仍在靠近的緬軍激射而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