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知道,他推進的考成法,其實和後世的kpi考核制度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看資料,其他的不考慮。
在考成法實際實行中,由六部和都察院釋出kpi指標和績效指標,給官員定下辦事規矩與做事期限。
這些官員做事的優劣程度不僅僅取決於上司的評價,更加受到六科言官的糾察和彈劾,彈劾的內容以及上司的指標綜合評價都會影響並左右官員的獎懲和升遷。
當然所有的這一切制度的實行都受到內閣的統一管理和核查,這樣政令從釋出到實施就都可管可控。
張居正有心要影響大明官場潛規則,自然就不是小事兒。
只是,這個心思他不打算告訴魏廣德和呂調陽。
在他們身後各自有一群追隨者,告訴他們怕不是會起反效果。
魏廣德可能認可他的嘗試,但他後面的人呢?
呂調陽的情況也類似,只不過實力沒有魏廣德那麼大。
“你們的顧慮有理,不過我還是打算就此事奏報陛下。”
張居正的話,讓魏廣德不由得眯起眼睛。
顯然,張居正是考慮周全了才提出此事的。
魏廣德不知道張居正這次嘗試的考慮,只覺得他是掌握權力以後,可能有點飄了,打算用這個事兒試探朝中百官的態度,以此作為評判,看哪些人支援他,哪些人反對他。
,!
魏廣德看了眼呂調陽,他眼裡盡是無奈。
張居正打定主意,魏、呂二人肯定很難說服,而且人家似乎也不算討論,而是直接和宮裡商議。
首輔,自然是有這個權利的。
他是內閣和皇帝溝通的第一人,而且如果張居正事先和馮保透過氣,那這個事兒辦成的機率還很大。
魏廣德剛剛生起再勸說一二的心思也沒了,讓他和馮保去幹吧,到時候朝野鬧起來才有意思,也是挫挫他銳氣的時候了。
魏廣德和張居正大部分時候保持合作關係,朝堂也算穩定。
對於張居正今日無視他意見的做法,魏廣德只以為是他自認為可以掌控朝堂,可以拋開他魏廣德行事了。
兩人的關係,當然不算親密無間,不過是相互利用,有利用價值才能聚在一起。
魏廣德已經想好,坐看好戲就行了。
“善貸、和卿,你們今日處理的公文可有需要商議的。”
自己的事兒說完,張居正又開口問道。
魏廣德聞言,心裡冷笑但是面上不顯,先看了眼呂調陽,見他也望過來,卻無其他動作,當即伸手從袖中摸出一份奏疏說道:“我這裡有一份京營戎政、彰武伯楊炳議置造戰車的奏疏,兵部已經複議。”
說完話,魏廣德就把奏疏遞到張居正手中,請他翻看。
“京營戰車要一千一百四十輛?”
張居正只看到前面,就眉頭皺起。
好吧,現在工部的錢財,大多投向迦運河、漕運和水師,很多時候都要靠戶部支應才能應付各項開支。
現在兵部又要造戰車,數量還不少,到最後怕又是戶部貼補才行。
“是不是太多了?”
張居正皺眉問道。
“這是參考了薊遼車營配置才定下來的數,要成營還真得這麼多。
不過好在此前工部督造過一批戰車,庫內應該還有些,倒不用全部新造。
有的,悉數發放京營,缺失部分工部加緊打造交付就是了。”
魏廣德解釋道。
現在朝廷裡因為車營此前在薊鎮長城的表現,對於車營已經產生了迷之自信,認為大明已經找到了對付蒙古騎兵的辦法。
京官們為了自己的安危,督促著京營也建立車營。
對此,魏廣德也樂見其成。
至於開銷,那是張居正和王國光,還有譚綸、朱衡的事兒,他們會去扯皮。
:()隆萬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