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這些話,西班牙人自然是知道的,實際上他們早期調查菲律賓群島的時候就注意到這點。
這也是西班牙人出手吞併菲律賓,前後花費三、四十年的緣故,因為他們一直沒搞明白大明和菲律賓的關係。
直到商人到大明通商後才打探到訊息,大明對菲律賓只看做是一個藩國,而他們對這樣的藩國並不感興趣,於是才出手佔領這裡。
要知道,他們最初只是在菲律賓群島南邊一個荒涼小島上建立據點,就是擔心引起島上激烈反應。
“這個情況,我需要回去向總督閣下說明,還要向我西班牙國王彙報才能給你答覆”
撒韋拉壓抑著心中的不滿,在這個場合也只能這麼說了。
不是他不想開戰,只是開戰後他們絕對討不到好去。
不管是西班牙在菲律賓的海軍實力還是陸軍實力,都遠遠遜色於大明。
他們有更強大的部隊,可惜這些部隊還在遙遠的東方,在美洲大陸上。
他需要把這裡發生的情況向墨西哥總督彙報,甚至要等到國王陛下的許可,從美洲集結軍隊來到這裡,才有可能和大明開戰。
,!
而大明呢,就在北方千里之外,他們也有很強大的軍隊。
其實撒韋拉想想也明白,王國不可能為了菲律賓抽調在美洲的軍隊,那裡更加重要。
如果大明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或許還有機會。
原本是分配勝利果實的會議最後不歡而散,西班牙軍隊不能進入玳瑁城,但是他們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只是重新調整了兵力,把城東的軍隊撤回南部軍營。
和明軍拉開一定距離,也是為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
至於被圍在海灣裡的幾條戰艦,俞大猷也沒有要攔下他們的意思。
南海水師都在這裡,佔據絕對優勢,也不擔心這幾條戰艦會帶來什麼麻煩。
一開始之所以要圍住他們,根本還是為了壓迫西班牙人不敢在一開始動粗。
能夠避免戰爭,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等西班牙人弄清楚大明在呂宋的實力以後,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大明的商品,還需要西班牙人運輸販賣到歐洲去,葡萄牙人那點斤兩,始終還是差了點。
特別是大明急缺的白銀,這時候大部分銀礦可都集中在西班牙人手裡,所以他們買東西都是撒出大把鷹洋。
要是和西班牙人把關係弄僵了,生意就很難再做了。
撒韋拉回到軍營,第一時間就把今天和明國司令官的交談內容寫成檔案派人送給還在馬尼拉城的維薩里總督。
他才是菲律賓最高權力人,決定只能由他做出,不過也婉轉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他們需要援兵,才能把明國人驅逐出菲律賓群島。
至於後續,撒韋拉把海軍調回馬尼拉城,繼續留在這裡也沒什麼用。
雖然明國的軍艦看上去很落後,可是架不住數量多。
而且,那些軍艦並不是專職,而是武裝商船,他們還要繼續在東亞做貿易的。
臨時徵用可以,可要長期使用可就不行了,政府是要給商人補償的。
至於陸軍,還是隻能暫時留在玳瑁城。
之後還要和大明關於如何畫界進行談判,軍隊留在這裡,也可以給他們適當的壓力。
甚至,撒韋拉還想以軍營北邊為界,瓜分菲律賓島。
:()隆萬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