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驛站(1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善貸,除了驛遞,戶部還有什麼可以改的。”

就在這時,張居正也接著馮保的話頭問道。

“戶部,寶鈔提舉司就可以裁撤或者做其他的事兒。”

魏廣德想都沒想就說道,或許今日是真喝多了,往常他都會多想想再回答的。

“寶鈔提舉司?”

聽到魏廣德說出這個衙門的名字,張居正面上就一陣古怪。

內廷有個寶鈔局,屬於二十四衙門之一,不過這個衙門的工作是給皇宮提供廁紙用的。

寶鈔司出品的廁紙,也有粗、細之分,還有印花加香料殺的,反正玩出花來了。

不過,魏廣德說的提舉司不是幹這個的,它是歸屬戶部,負責印製大明寶鈔的衙門。

雖然大明寶鈔現在連廁紙都不如,但朝廷法理上並未廢止大明寶鈔,所以這個衙門依舊存在,這也是這年頭地方官員撈銀子的地方。

每年上繳的稅銀,有很小比例可以用寶鈔替換,各地府庫也存著一些寶鈔,但市面上實際已經沒有寶鈔流通。

官員們也不可能收寶鈔抵稅,所以這裡面還是有油水可撈的。

所以到現在,雖然寶鈔已經廢了,但也沒人上奏此事。

“不行不行。”

張居正此時搖著頭,回答了魏廣德的話。

“呵呵,寶鈔那東西,裁撤起來還是很麻煩的,畢竟事關祖制。”

馮保也覺得好笑,插嘴道,“還是考慮做別的吧.......做什麼?”

馮保只是順著往下說,不過說到這兒就反應過來,魏廣德肯定考慮過了。

“做什麼?呵呵.....”

魏廣德這會兒酒意上頭,跟著笑了兩聲,就揉揉額頭。

“你塊說呀,寶鈔提舉司還能做什麼?”

馮保這會兒好奇的很,魏廣德能把寶鈔提舉司玩出什麼花樣來。

“大明寶鈔這東西,現在民間連那草紙都不如.....”

“善貸慎言。”

張居正還保持一絲理智,急忙提醒他道。

“嗨,話糙理不糙。”

馮保這時候開口說了句,“善貸,繼續說說,你說寶鈔提舉司除了印製沒什麼用的寶鈔,還能做什麼?”

“紙錢。”

“噗,哈哈.....”

馮保也是喝高了,聽到魏廣德的話當即就大笑起來。

幸好嘴裡沒喝酒,否則這一桌酒菜也就不要吃了。

其實對於他們這樣的人,平時是根本不會這樣失態的,不過魏廣德給出的答案實在太出乎預料了。

馮保在哈哈大笑,張居正也是一陣莞爾,只不過沒馮保那麼放肆大笑。

魏廣德看了看他們倆,板著臉說道:“你們以為我在說笑嗎?”

看到魏廣德的反應,兩人都微微一怔,逐漸收起笑容。

“善貸,你不會真以為讓寶鈔提舉司印紙錢是好生意吧。”

馮保略微不解的問道。

“民間燒紙錢很早就有,大概漢朝吧。”

魏廣德開始搜尋記憶,把之前看到過的古籍過了一遍,開始講解起來。

燒紙錢的起源時間可以追溯到西漢文景時期,而真正形成習俗則是在南北朝時期。

中國人有“事死如事生”的傳統,認為冥界也需要花錢,因此下葬時隨葬貨幣。

先秦時代葬真幣,大概自漢朝始發現既不安全又浪費,《史記·酷吏列傳》記載:“會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說漢文帝陰宅裡的錢被盜墓賊盜竊了。

“瘞”,“瘞錢”後來專指陪葬用的錢,這是紙錢的最原始狀態。

因為擔心被盜,後來改成仿製品,仿製材質有銅、銀、錫、鉛、陶、泥等。

即便如此,還是經常被盜,宋朝朱翌《猗覺寮雜記》記載:“漢晉人葬多瘞錢,往遭發掘之禍!”

仿製品雖造價低廉,但製作過程繁瑣,因此很快被淘汰,於魏晉時代出現了紙質的“瘞錢”。

《封氏聞見記》說“紙乃後漢蔡倫所造,其紙錢,魏晉以來始有其事”。

此時的紙質瘞錢直到南齊東昏侯蕭寶卷改造升級,宋朝洪興祖《杜詩辨證》:“南齊東昏侯好事鬼神,剪紙為錢,以代束帛。”

至唐代開元時,以紙寓錢的葬俗普遍用於朝廷祠典,瘞錢形制開始定型,《舊唐書·王璵傳》雲:“專以祀事希幸,每行祠禱,或焚紙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