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大人是何態度?”
李成梁聽出來了,貌似兩人意見有異,並不統一。
沐昌祚說的,更偏向於加強防守,至少在朝廷沒有下令征討緬王前,不失為邊軍最好的應對之法。
這意思,八成也是沐昌祚的想法。
所以,李成梁就把詢問的目光投向羅汝芳身上,想知道他的應對之策。
“李都督,以惟德之意,如今前方傳來的訊息是緬軍已經佔領木邦,現全軍正在圍攻孟養。
孟養土司思個之前應該有所防備,所以在進入孟養的交通要道路口部下重兵防守,現在他們正在酣戰之中。
此前,思個已經派出兩波死士向我大明求救,前日和昨日,我才命人把信使送往昆明。
都督許是在路上和他們錯過了,沒有遇上。”
羅汝芳抱拳答道,“鑑於當前孟養形式危急,所以我支援立即出兵孟養,將靠近大明附近的緬軍擊潰,給孟養提供一定幫助。
唉.......”
說到這裡,羅汝芳忽然長嘆一聲。
李成梁自然知道羅汝芳嘆氣的原因,所以接話道:“沒有朝廷派兵的命令,所以大軍不能處境,支援孟養?”
“正是。”
羅汝芳苦笑道:“如今緬軍主力皆在孟養周邊,若是排兵佈陣得當,周密部署之下,必可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消滅緬軍大部。
如此,緬甸事兒可平矣。”
李成梁聽懂了,羅汝芳主攻,認為明軍應該主動出擊,利用緬甸和孟養交戰的機會,一舉擊潰緬軍主力,平息緬甸事態。
只不過,在沒有得到朝廷旨意前,他們最後選擇的還是沐昌祚的意見,那就是加強防守。
“三城互為犄角,怕是三國看多了吧。”
只是李成梁還沒說話,李如松就在他身後嗤笑起來。
“閉嘴,這裡哪有你說話的份兒。”
在沐昌祚臉色微變之際,李成梁已經衝著李如松怒吼道。
李如松不敢和老父親爭辯,只能悻悻然閉嘴,退後半步,低下頭去。
“沐公爺,我帶犬子道歉,他還年幼,什麼都不懂。
其實就此前的局勢,加強防守不失為穩妥之策。”
李成梁吼完兒子,馬上又笑著對沐昌祚說道。
沐傢什麼地位,世襲罔替的國公府,可不是他可比的。
別看他現在是左都督,哪有如何?
這裡在雲南,是人家沐家的地盤。
只是沐昌祚還在為李如松的話生氣,沒注意到李成梁說的是“此前”的局勢,而不是現在的局勢。
他當然不好對小輩說什麼,李成梁給了臺階,訓斥了兒子,他也只是笑笑。
沐昌祚沒注意到,羅汝芳卻是發現了。
隨即,羅汝芳起身對著李成梁問道:“敢問李都督,可是帶來了朝廷的命令。”
知道朝廷有意用兵的人不多,在雲南就更少。
即便沐昌祚知道朝廷關注雲南,關注緬甸,但也不知道此次朝廷是打算徹底吞併緬甸,自然以為李成梁此行就是因為他在遼東的戰績,所以派過來壓陣的。
真沒去想李成梁此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替大明朝開疆拓土。
現在羅汝芳問起,李成梁看了眼他,心中有些狐疑。
畢竟,羅汝芳身份特殊。
來的路上,李成梁就查過,永昌府的分守禦史是江西人。
由不得他不多想,是不是魏閣老老早就做了安排,派他老鄉過來看著。
羅汝芳當然和魏廣德沒關係,兩個人雖然是老鄉,但關係太遠,真扯不上邊。
他是嘉靖二十二年中的舉人,之後遊學十年,在三十二才去的京城,參加會試,得了個同進士出身,也就是三甲。
名次不高,自然是外放。
“畢其功於一役,倒是有點意思。”
李成梁只是稍微思考,就有了決定。
他沒有直接回答羅汝芳的問題,而是評點他的對策。
此時,李成梁就在考慮著羅汝芳對策和他此行目的的得失。
“思個遵守朝廷旨意嗎?之前他去昆明沒有?”
李成梁淡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