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今日內閣收到一份彈劾。”
“嗯?彈劾誰?”
“首輔的大人。”
聽到還是彈劾張居正,魏廣德鬆了口氣,不是自己就好。
自己進來就感覺到外面的中書舉止怪異,所以聽到有彈劾奏疏的時候,還以為是針對自己的彈劾。
現在放心了,是彈劾張居正的。
“嗯?不對呀,誰上的奏疏?”
魏廣德前一刻還覺得沒什麼,和自己無關,但後一秒就感覺此事蹊蹺。
彈劾張居正,誰不知道現在張居正的地位。
自己是首輔,還有內廷的支援,誰這麼大膽,敢彈劾他。
而且,貌似這次彈劾很不同尋常,否則大家也不會是這個反應。
“劉臺。”
蘆布小聲答道。
“劉臺?”
感覺有些耳熟的,但想不起這人在哪個衙門,於是繼續問道:“哪個衙門的,什麼職位?”
“老爺,你忘記了,這劉臺是遼東巡按御史啊。”
蘆布急忙說道。
“是他啊,他怎麼能夠彈劾他老師”
魏廣德話一出口就立時頓住,沒有繼續說下去。
這時候他才明白其他人的反應為何會如此。
此事其實不大,每月朝廷都會有彈劾奏疏,不是彈劾張三,就是針對李四,再正常不過了。
可學生彈劾老師
在魏廣德的記憶力,貌似還真沒有過。
只是,現在可不是魏廣德吃瓜的時候,別覺得劉臺彈劾的是張居正,就和他魏廣德沒有半毛錢關係,這裡面還有很深層次的聯絡,由不得魏廣德不多想。
“啪。”
下一刻,魏廣德就狠狠的一拍書案。
魏廣德此時臉上的憤怒可不是裝出來的,他也不是在為張居正打抱不平,而是背後多少還有一些糾葛和他有關係。
“什麼原因彈劾的?奏疏在哪兒?”
魏廣德急忙追問道。
現在魏廣德急於看到彈劾奏疏原文,此事關係重大,要是把張居正惹毛了,後果難料。
說起來,此事其實並非第一次,在此以前還有一位大臣也曾經上奏疏,雖然不是彈劾奏疏,是勸天子的奏疏,但此事就鬧出一場大風波。
就在三、四個月前,朝廷收到都察院御史傅應禎奏疏,他對張居正推行的考成法很有意見,其中要求各級地方官收齊租稅,不僅當年的要收,歷年的也要收。
傅應禎認為老百姓當年的收成能夠一年的支出就很不錯了,還要收歷欠的,老百姓就沒法活了。
因此,他向萬曆皇帝上書請求罷停考成法,廣開言路,把那些因為進諫而遭到罷黜的官員官復原職。
此奏是朝廷推行考成法以來,第一個公開站出來反對的官員,張居正自然是不會留手,即便這個人是隆慶五年的進士,算是他的學生,那也是痛下殺手。
很快傅應禎就被下獄,還要追究同黨。
張居正可以不管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學生,可魏廣德卻不能不管他這個老鄉。
是的,傅應禎是江西安福人,本來可以有一個很好的未來,既有當朝首輔這個“座師”,還有魏廣德這個次輔同鄉,不說在朝中如魚得水,但也會過得非常滋潤才是。
偏偏,他就選擇做這個出頭鳥,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考成法。
或許,他自認為自己背景夠硬,有點飄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反正,魏廣德最後和張居正一番商量後,就把傅應禎貶官外放。
本來,張居正是要奪了他的官身,判流放戍邊的,這次魏廣德求情才保住官身。
只不過經此一遭,他的仕途也差不多到頭了。
張居正反應如此之大,不僅有殺雞儆猴的意思,傅應禎奏疏裡也多有犯忌諱的地方,把張居正比作王安石,這才是張居正惱怒的根源所在。
王安石變法,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很出名的,甚至列入中國四大變法之一。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變法包括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中期的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商鞅變法流傳最廣,發生在戰國時期的秦國由商鞅主導的變法,旨在廢除舊有的封建制度,推行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透過重農抑商政策、統一度量衡、實行軍功爵制等措施,極大地增強了秦國的國力,為其後續的統一戰爭奠定了基礎。
北魏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