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國王,這裡不是蘇祿國,自然也不講究這些。”
說到這裡,巴克爾也是激動的往前走了兩步,已經距離鄧子龍很近了。
就見他雙眼有些泛紅的說道:“據家族流傳下來的事兒,天朝已經百多年沒有派人來過蘇祿國了,若不是遇到林將軍,我都以為天朝已經把我們這些海外藩屬給忘記了。
也是我們自己不爭氣,國內是在沒有渡海大船,否則也不會百餘年都沒有前往大明朝覲大明天子陛下。
此次本王跟著林將軍過來,就是希望鄧將軍率兵凱旋之時,能夠順路捎帶本王去大明覲見大明天子陛下。”
,!
巴克爾這話說的情真意切,他雖然未必對大明有多忠心,但當前南洋風雲詭譎的局勢下,若不能緊緊抱住大明朝廷這個粗大腿,他是真擔心西班牙人對他動手。
別看在呂宋只有千餘西班牙人,可之前西班牙人來刺探蘇祿國虛實,他們自然也套出過西班牙人的底細。
知道現在來到這裡的,只不過是很少很少一部分西班牙人,現在他們的主要精力還在東面,據說有一塊更加廣袤無垠的土地上。
好吧,在那裡,也不是他們西班牙人的國家,而是還要在更東面,很遠很遠的地方,才是他們出生的國度。
單憑這一點,就讓巴克爾意識到,未來南洋局勢會變得更加惡劣。
而源頭,就是不斷到來的這些夷人。
能夠遠涉重洋到達東面那塊大陸,還能佔領那裡。
按照他打聽到的訊息,那裡也有許多遠比他蘇祿國更加強大的國家,但是都被西班牙人征服了。
印加帝國的傳奇,更是被西班牙人掛在嘴邊所津津樂道。
巴克爾是真的被嚇到了。
他急切的想要面見大明的皇帝,向他表忠心,希望由此得到來自強大宗主國大明的庇護。
本來一開始,巴克爾並沒有想到要親自過來,他只打算派出手下兩個將軍跟隨。
不過在等大軍集結,準備糧食的時候,他才想起聽老岳父說的話。
其實,這還不是他想到的,而是王妃,也就是正宗的蘇祿國王室血脈提到的。
那就是早前的時候,蘇祿國國王親自去過大明,之後大明船隊到來,國王有派出使臣前往大明朝貢,每次都是收穫頗豐。
家裡收藏的寶貝,大多都是那時候大明皇帝的賞賜,真的是精美絕倫。
所以,蘇祿國王室就有了這個傳統,那就是對下一任繼任者提醒這個事兒,只要大明朝廷船隊到來,一定要派出使者帶著土特產去大明朝貢。
拉近關係的同時,還能得到許多好處。
這就是小國的思維,只能想法設法佔大國的便宜,還要表現出忠心以此獲得來自大國的保護,以保證他們的王位能夠傳承下去。
有了這個事兒,巴克爾才決定親自過來。
利用準備的時間把國中之事安排好,只要他能夠得到大明官員的友誼,能去大明覲見大明皇帝陛下,那他在蘇祿國就穩如泰山。
蘇祿國民間,其實也有關於大明帝國的傳說,偶爾他們還能遇到大明的商船路過。
只要大明支援他,國內就不會有人敢覬覦他的王位,只能乖乖聽從他的號令。
這,就是大國的影響。
即便什麼也不做,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周邊鄰近小邦國內的政治氛圍。
鄧子龍很客氣的和巴克爾進行了簡短的交流,認識了巴克爾帶來的兩個將軍,就把他們一行人帶到早就準備好的帳篷裡。
他們這次下南洋,並沒有安排要和藩屬國國王接觸,所以自然不會有滿足禮制的營帳。
給巴克爾準備的營帳,已經是他們來帶的營帳裡最大的了。
他們舟車勞頓,鄧子龍只給他們準備了熱水洗漱,就讓他們先休息,晚上準備了豐盛的酒宴招待他們。
鄧子龍只是親自安頓巴克爾一行人,至於帶來的蘇祿國士兵,自然有下面軍需的人安排,蘇祿國帶來的大量糧草也都搬進軍中糧庫。
之後,鄧子龍就帶著林百戶去了自己營帳,他要詳細瞭解他們這次遠行發生的全部事情。
自己帶兵圍剿海盜,對方國王都親自來了,是在有些不對勁。
大帳中,讓人給林百戶端上茶水,讓他心喝點水,吃了兩塊點心,這才開始瞭解情況。
雖然,他們之前的經歷,鄧子龍已經詳細瞭解過了。
只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