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米格爾中尉和撒韋拉司令官談話的時候,鄧子龍正站在海岸上,不可思議看著正在進入海灣的船隊。
是的,就是一支船隊,規模超過他想象的船隊。
按照他得到的彙報,跟隨最後一支船隊回來的當地船隻,數量超過百條。
用他們的話來說,至少可以裝載四千人。
等到戰船靠岸在一個簡易碼頭上,搭上跳板後,林百戶就帶著一個身穿白色寬大袍服,還扎著腰帶的人下船,後面又稀稀落落下來幾個人,其中既有明軍士卒,也有穿著講究的白色袍服的人。
顯然,他們就是林百戶帶來軍隊的首領。
鄧子龍當然不會輕視他們。
這幾天,透過和那些當地人交流,鄧子龍已經大致對呂宋島上當地人的實力有了一定認識。
雖然呂宋島上大大小小的部族很多,但大致也就是大中小三類。
大型部族可以召集兩千壯丁以上,中型部族一般能夠湊出上千人打仗,而之後就是小部族,實力不行,每次發生衝突只能出動少則百十人,多則數百人。
強弱如此分明,所以,許多小部族都選擇相互聯合,對抗比他們實力強大的部族。
聯合起來後,他們的實力也勉強能達到大中型部族的實力,可以勉強自保。
就好像他們之前來幫忙的幾個部族,就是平時聯合在一起的小部族,他們單個部族能湊出的壯丁不多,所以只能聯合自保。
這次得知是宗主國召喚,之所以如此積極趕來幫忙,不僅是有明軍的許諾,還是為了找到靠山。
現在的呂宋島,和之前不同了。
不僅有本地部族相互傾軋,還有西班牙人在旁虎視眈眈。
但他們終究實力弱,所以只湊出一千六百人。
這些人雖然不是他們的全部,但也是差不多一半的軍事力量了。
而他從前兩天回來的船上得到的訊息,這次來幫忙的是呂宋國南面的蘇祿國,他們會派出五千軍隊為大明助戰。
出動五千人助戰,這是什麼概念。
即便當初呂宋國王部族實力最強大的時候,能動員的兵力也就三四千人。
憑藉此力量,他就可以對呂宋島上其他部族呼來喝去,成為事實上的王。
這也是當初鄭和船隊來此,認定他就是呂宋國王的原因。
此時鄧子龍可以毫不猶豫的說,他指揮的軍隊,就是呂宋島上最強戰力。
自己船上有數百明軍將士,再有六千多當地人助戰,已經有七千人的龐大軍隊。
這樣的軍隊,即便是在大明,也需要好幾個衛所一起才能湊出這麼多人來。
之前自身實力偏弱,所以鄧子龍還不敢和夷人翻臉,可現在手下武裝膨脹數倍以後,他也有了其他心思。
是不是可以憑藉這支軍隊,在西班牙人和林鳳海盜集團血拼之後,以逸待勞,徹底消滅夷人遠征軍。
這樣的計劃一旦成功,島上夷人的數量就會只剩下三四百人,可不就能夠完成魏閣老的最終心願,徹底控制呂宋,成為大明新的疆土。
就在鄧子龍腦海裡退算著這個計劃可行性的時候,
林百戶已經看到遠處的鄧子龍,他就對身後士卒說了幾句,然後那人又對那個當地人說了些什麼。
很快,先下船的一群人就浩浩蕩蕩向著鄧子龍這裡走來。
“參見大人。”
待人走近了,林百戶先行向鄧子龍行禮。
鄧子龍的衛所職銜是衛指揮僉事,比他一個百戶可是高了許多級,軍職也比他高,也是他們這支船隊的指揮,自然禮數週全。
誰叫人家是提督大人的愛將,即便是初來乍到,俞大猷對他也是器重有加,這就是上面有人的結果。
“起來吧。”
鄧子龍抬手虛扶,口中說道。
等這邊見禮完畢,林百戶就馬上給鄧子龍介紹了身後跟來的人。
“大人,這位是我大明藩屬國蘇祿國巴克爾國王,這次聽說我朝派人要圍剿海盜,就帶著國中軍隊前來助戰。”
雖然這些藩屬國對於大明來說,真屬於上不得檯面那種,可人家講級別也是很高的。
獨立封疆的藩屬國國王,位同親王,鄧子龍也不能端著,得行禮。
就在鄧子龍裝模作樣要行禮的時候,巴克爾已經揮手道:“今日是為了幫助天朝追繳海盜來的,到了這裡一切聽從鄧將軍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