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如曦雖是庶子,但也是國公府家的少爺,哪能娶個身份低下的商戶女?國公爺定是不願意,蔣氏身為嫡母不多加干涉,段如曦的姨娘也不樂意娶個身世低的商戶女。無奈段如曦是鐵了心要娶,段如謹幫勸過安國公,因段如謹不讀書沒有功名,又不樂意做官,只對賺錢做生意有興趣,如此他不會被名門千金們接受的,包括庶女。娶個興趣愛好相同的妻子,兩人有共同語言,相處起來更和諧,家和萬事興,在此話面前,其它都算不得什麼了。安國公很久後才被兒子們說服同意了這門親事,段如曦為此很感激幫他說話的段如謹,以後再見面他對這位長兄親切了許多。前世段如曦娶的人也是那名商戶女,原本安國公不同意,是三弟執意要娶,為此鬧過絕食,還說非她不娶,若讓他娶別的女人就立刻撞死,最後安國公不得不妥協,只是胸口存著氣,三兒媳進門也沒給過她好臉。段如謹之所以為庶弟勸安國公,不僅是想親近三弟的緣故,還因三弟妹確實是個好女人,值得娶進門來。至於段如琅的妻子,段如謹就不想說什麼了。“馬上就有新妯娌進門,哎。”陶言真決定要好好珍惜沒有妯娌的這些日子,妯娌進門,分了長房、二房、三房,事情能少了才怪,她就祈禱兩妯娌都是好相與的吧。“不知兩位弟妹都是什麼樣的人,千萬不要是喜歡無事生非的。”陶言真嘟噥著。“一家人過日子哪可能所有人都是合心意的,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段如謹安撫。對這事,陶言真也沒糾結多久,因為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太后的壽辰日轉眼就到了,安國公全家都去給太后拜壽。一大早,眾人便著裝打扮好,帶上賀禮,分別坐上各自的馬車浩浩蕩蕩地去皇宮了。☆、41入宮去賀壽壽宴是晚上舉辦,大多赴宴之人下午到便可,不過大官們的家眷或是與宮中妃嬪們有親的可以早去。因皇宮裡有個珍妃是安國公嫡親妹妹,是以安國宮一家子早早便去了皇宮。陶言真還沒有見過珍妃,按說她成親後要立刻來拜見這位姑姑的,只是不巧,之前這位頗受帝寵的珍妃陪太后去皇家佛堂吃齋唸佛三個多月,近日才回來。對外說是珍妃一片孝心,陪著太后去唸佛,實則是珍妃被段如謹勸著出的宮,其中內情只有個為數不多的人知道,連陶言真都不知道。珍妃作為寵妃,自然不會願意主動陪著太后出宮吃齋唸佛長達幾個月之久,一是妃嬪們在皇宮中過著眾星捧月的富貴日子,誰願意去清苦地方唸經去?二是每個妃嬪們巴不得日日見到皇上,拿爭寵當一日三餐,陪太后出去一下子便是幾個月,誰能保證回來后皇上還記得你?只因這兩點,所以眾妃寧願放棄親近討好太后的機會,也不願意受苦去。段如謹會勸珍妃隨太后出宮是因為前世的記憶,若珍妃不避開,則會被捲進一場陰謀中,雖說前世最終珍妃歷盡艱辛終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但也傷了元氣,聖寵漸失,在不久後孟欣進宮失了先機……珍妃與安國公府是一體的,就好比孟欣與景陽侯府是一體的一樣,既然前世有那麼一出事發生,段如謹自然不會再讓珍妃背黑鍋,好容易勸得珍妃離了宮。事實證明,珍妃離開得對,前世發生的事這一世終究還是發生了,皇帝的一個寵妃小產,罪魁禍首因珍妃不在宮中於是嫁禍給了另外一名妃子,因知先機,段如謹暗中給被陷害的妃子孃家透了線索。就這樣,害人小產的妃子很快被人拿住了把柄,最終證據確鑿被皇帝打入了冷宮,珍妃因在外面,於是從頭至尾這件事都對她毫無影響。“一會兒你進了宮就隨母親去見姑姑,多陪姑姑說說話。”段如謹在扶陶言真上馬車時輕聲囑咐道。“知道。”陶言真點頭,第一次見這位地位高貴的寵妃姑姑,她當然要重視。段如謹輕輕笑了笑,看著母親、妻子和妹妹都上了馬車後,騎上馬跟在同樣騎馬的安國公身後,護送著乘載女眷的馬車一同進了宮。因太后壽辰,早朝暫停一日,免了文武百官們來回奔波之苦。不到半個時辰,安國公一行人到了皇宮,安國公與段如謹兩父子去見皇帝,蔣氏則帶著兒媳和女兒去後宮處見珍妃。因太后年紀大,晚上出席宮宴還要費神費力,於是一整日不見外客,而皇后要忙著陪太后說話又要處理壽宴的事,於是也不見客,如此到是令一早過來的女眷們感到輕鬆自在很多。珍妃住在碧竹宮,宮院很大,景色也極佳,除了皇后及皇貴妃的宮院,碧竹宮是最大的,珍妃住在此處,其受寵程度可見一斑。蔣氏母女三人被太監一路領進珍妃宮院中,見到打扮得華貴美麗的珍妃,蔣氏屈膝行禮,陶言真及段如丹則跪下問好。珍妃微笑著連忙起身扶住蔣氏,親熱地拉著她在身旁椅子上坐下,然後笑著讓兩個小輩起來坐在下首椅子上。陶言真與段如丹在椅上並排坐下,兩人都很規矩,坐姿標準,安安靜靜的。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