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將壹(1 / 1)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金軍宋軍大陣之中,沙魯圖和夏衍德都是站在壘起的一處高臺之上,關注著南翼動向。此際夏衍德面帶微笑,沙魯圖卻是面色凝重。 宋軍的弓弩發揮了威力,金軍衝鋒的刀槍兵損失超過預期。不但士氣已經逐漸衰落,剩餘的兵力能否突破敵陣也成了問題。一旦有一名士卒崩潰轉身,這次衝鋒就可能失敗。 沙魯圖也是有苦說不出,他軍中一萬五千人,其中不下七千人都是如術虎一般的新兵,初次上陣。再加上不久前還發生營嘯,軍中也是隱患重重。 先前殫精竭慮謀劃了一場大勝,總算鼓舞起三軍士氣,本待一鼓作氣。誰知遇到宋軍鐵桶陣,這一番箭雨叫先前大勝之喜已是煙消雲散。好在他還有後手,眼下時機已到,這第一戰究竟勝負如何,轉眼就有定論。 忽然術虎發現身旁不遠,十餘名盾牌手護著一人,那人身材高大,一臉虯髯,手持一張巨弓。然後就見那人張弓搭箭,一眨眼便已射出十餘箭,隨後盾牌手護衛那人立刻撤下。 術虎看不到前方,但忽然感覺到宋軍的箭雨緩了。他忽然有所明悟,忍不住回頭去看,十餘名盾牌手已經護著那人朝後撤出好遠。他確信無疑,自己遇到了“射鵰者”。 宋軍陣中,正指揮士卒放箭的大大小小指揮,瞬間倒下十二人。每人胸前都有一枝巨大的羽箭,不但比尋常的羽箭長上一半,更是粘著三根尾羽。 羽箭的穿透力驚人,有幾枝甚至整枝箭透體而過,只在身上留下一個大洞。 羽箭在空中飛行,並非一條直線,而是左右搖擺,如同游魚一般,若是箭速過快,射穿人體時,箭身的擺動可以叫人體內一塌糊塗,鑽出一個大洞。但這樣的傷口,絕非尋常的箭手能夠造成。 七十步內,取上將性命如探囊取物,這便是射手中的傳奇“射鵰者”。 這個稱呼來自漢朝,兇奴擅射,其中最傑出的射手才能被稱為射鵰者。草原雕翼展可達三米,平素飛在三百米之上,要射下大雕,必須兩石以上的強弓。而且大雕身體油亮光滑,羽箭若不是垂直射到雕身,根本無法穿透。 飛將軍李廣曾經帶數十騎遭遇三個兇奴人,就因為其中有一位射鵰者,不但逃脫,而且射死了一名朝廷特使。後李廣率百騎追數十里才擒獲此人。 兇奴、遼人、金人、西夏皆稱最好的射手為射鵰者。軍中的射鵰者數量極其稀少,甚至多年不見。 術虎看的眼花繚亂,那人抽箭搭弓,箭矢飛出,行雲流水一般,根本看不清動作,他只能看到那人乃是捏著箭發射。 如今射箭只有兩種搭箭手式。蒙古式,以大拇指扣弦,食指壓在拇指上,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窩處,箭搭於弓的右側。此射法多要藉助扳指,乃是中國古代通用的射箭手法。 地中海式,顧名思義,這乃是西方國家採用的射法,一手開弓,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拉動弓弦,箭尾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箭搭於弓的左側。如今的反曲弓等都採用的是地中海式搭箭,相比蒙古式,毋需藉助扳指,也更是好學。 但這兩者之外,還有一種搭箭之法,稱作“捏箭式”。以食指和拇指捏住箭尾,這恰恰是許多不懂弓箭人自然的握法。“捏箭式”撒放最是乾淨利落,當射手拉弓至極限,摩擦力無法留住箭,羽箭自然射出,因此射速可以更快,更減少了釋放弓弦時不穩定。但這種射法對指力的要求極高,甚少有人採用。 面前這射鵰者手中乃是兩石以上的強弓,以兩根指頭拉動,瞬間射出十餘箭,這是何等的力道與技巧。術虎早非半年前對軍事一無所知的跑堂,他已是目瞪口呆。 忽然而來的精準打擊叫宋軍一陣慌亂,習慣於聽號令行事的宋軍突然沒了主心骨,就只片刻的慌亂已經給了金人可趁之機。 金軍先鋒在付出了兩三百傷亡代價的情況下,終於衝到了十步之內,前方要開始短兵相接。 原本不利於金軍的戰局,就因為一個射鵰者的出現,忽然翻轉。 宋軍指揮一聲令下,原本平射的弓箭手抬起弓箭,又開始朝天仰射,而前排刀槍兵,盡皆立起。 南翼宋軍最前排,蹲著六排士卒,一列都是百人。前三列都是長槍兵,後三列都是刀手。先前頭頂羽箭紛飛,這些人一個也不敢抬頭。此際站起,第一第二排全是丈餘長的長槍,齊刷刷放平,尺餘長的槍鋒正對前方。 這是可以硬撼騎兵衝擊的長槍陣。 此際太陽終於高高升起,照著雪亮的槍尖,銀光閃爍。 驕陽之下,兩軍都是穩住陣腳不動,只看著南翼這邊搏殺。而金兵在付出不小的代價後,終於衝入敵陣,兩軍終於交接。 短兵相接,卻是金軍佔了上風。面對宋人的長槍陣,金兵毫不遲疑擲出投槍。 宋人就這幾樣看家本事,兩家打了這麼多年,彼此早知根知底。先鋒突擊的金兵人人都帶了數根投槍,七八步內飛擲而出,什麼甲也能穿透。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