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入川貳(1 / 2)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阿聚什用聽他稱讚,也是高興,道:“承蒙道長金口。” 褚博懷道:“《左傳》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我看這孩子生來健壯,將來必是孔武有力,一條好漢。不如就取物為假,以山石為物,起名一個巖字,姓李名巖字磐石。不知老居士以為如何。” 阿聚什用唸了兩遍,喜道:“起的好,起的好。”問那壯漢道:“布所,你看如何?” 那叫布所的壯漢也是咧嘴笑道:“好名字,多謝道長。”他說起漢話,舌頭卻是有些生硬。 旁邊一個漢人打扮的中年人道:“起的好,族長名叫阿聚什用,乃有岩石下的大將之意,道長真乃才學過人。” 褚博懷起身道:“過獎過獎,既然如此,我等還要要事,那便告辭了。” 阿聚什用連忙攔住,道:“豈可如此,得蒙道長起名,定要好好相謝。三日後七月十二,乃是我族人女兒節,大是熱鬧,諸位何不看看再走?” 褚博懷道:“確有要事,就不打擾了。” 阿聚什用道:“那好,但也請用了餔食再走。” 秦漢之前尋常古人一日都是兩餐,午時一餐,稱“朝食”或“饔”,申時一餐,稱為“餔食”,也叫“飧”,皇室四餐,諸侯三餐。唐宋以後,經濟發達,民間也才開始一日三餐。這土人族仍是循一日兩餐的慣例,連說法也是沿用,此刻正是兩餐時候。 褚博懷不好再推辭,只得帶蕭平安三人入座。 宴席甚是豐盛,看烹飪也是漢人手法,五味俱全。席間相陪的除了阿聚什用和家中三個兒子,還有兩三個漢人,一個族中巫師。席間並無女子,土人自有風俗,成年男女忌坐一條板凳。 席間閒話,三個漢人中竟有兩個都是川中的秀才,因為屢試不第,家中也無至親,就留在此間,做了阿聚什用的賓客。 北宋之時,土人地區地曠人稀,少數富豪之家,多方引誘漢民遷去開荒,規定:凡漢人承耕土地,只要本人提供勞役,不需全家服勞役;所開墾的土地與蓋的房屋,可以買賣;客戶死亡,妻女可以改嫁;憑文約付貨款,不隨便勒索等等。 南宋之後,更有大量漢民遷入。五代之時,土人也學漢人種田,但不懂施肥管理之道,只知灑下種子,任其自生自滅。大量漢人來後,帶來大量工具和技術,土人農耕才發展起來。 糧食一多,人口跟著猛增,富人也越來越多。這阿聚什用既是族長,也是當地首富。自己學習漢文,也仰慕大朝文化,請了兩個秀才教授本家子弟。 褚博懷一眼看出,三個漢人中,有一位顯是身負武功。那大漢布所腳下四平八穩,也是練過功夫。只是在他看來,自然粗淺,也不說破。 待到飯畢,褚博懷堅持要走,阿聚什用起身相送,道:“當真可惜,三日前有一批漢人路過。也有幾個如道長一般的道人,也是急匆匆走了,倒給老漢留下份厚禮。說這幾日若有漢人到來,又若是肯參加女兒節,便將此禮轉送與他們。我還道是想送與諸位,原來卻是無緣。” 褚博懷哦了一聲,道:“是背後有個‘青’字的道士麼?” 阿聚什用道:“正是,原來道長果然認得。” 褚博懷道:“留下什麼貴重禮物,可借一觀否?” 阿聚什用搖頭道:“這可叫老漢為難,人家說的清楚,若是有漢人參加我族女兒節,這禮物才能相送。” 褚博懷略一思忖,道:“如此恭敬不如從命,我等就再叨擾老居士幾日。” 阿聚什用喜道:“如此甚好,幾位肯留下,老漢蓬蓽生輝。”當下教下人收拾屋子,請眾人住下。 晚間褚博懷幾人聚到一處,林子瞻道:“這老頭分明與那青城派是一路,要拖延我等,褚掌門為何應他?” 褚博懷道:“人家這是陽謀,必有拿捏咱們的手段,咱們是留也得留,不留也得留。” 宋源寶道:“中間有個漢人會點功夫,不過我看也不怎麼樣。咱們給他來硬的好了,青城派留下什麼,叫他們拿出來看看。” 褚博懷道:“這些人多半不會功夫,我等又豈能恃強凌弱。泰山門規你也忘了麼。況且你也莫當這些土人好欺,他們雖然不練武功,但在這山間比猴子還要靈巧,各種手段也是狠辣。若他有心算計你,只怕咱們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頓了一頓,又道:“湘、黔一帶古怪甚多,巫毒盛行,湘西有趕屍,黔有蠱毒,都是匪夷所思的玩意。咱們到了人家地頭,切切小心,莫要犯人忌諱。” 宋源寶聽說“趕屍”立刻來了勁頭,纏著褚博懷要聽。褚博懷對此卻也是所知不多,應付幾句,叫他們各自回房歇息,臨走又囑咐道:“這幾日都在屋裡練功,不要到處亂跑,惹是生非。” 蕭平安回到自己房裡,仍是盤腿床上練功,練到一半,想起褚博懷所授“行道訣”甚是有用,突發奇想,腳上可以,不知道手上行不行。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