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飛身而下,兩步到了沈放身前,怒道:“你在這作甚!” 沈放笑道:“老丈半夜跑進屋來,想請我吃板刀麵,在下自然要問個明白。” 黑衣人微微一怔,一摸臉上,蒙面的黑巾已經拉了下來。原來適才回來之時,這黑巾畢竟不甚透氣,撥出的水汽也是難受,他隨手便扯了下來,此刻已露出面貌,是個五六十歲的老翁,面上無須,一雙細眼。既然已經破相,索性也不再遮掩,道:“你還是做個糊塗鬼的好。” 沈放突然躍起,一拳打出,道:“且慢!” 黑衣老者見他出手,正要還招,又聽他喊“且慢”,自然而然一慢,沈放拳頭已經當面打到,心中大怒,暗罵,好個狡猾的臭小子。伸手去叼他手腕。 沈放翻腕反切老者“手三里”。 老者手肘一沉,掌背打沈放面頰。 沈放左手握拳放在耳前,中指骨節隆起,對準他手背“中渚穴”。 此時天色漆黑,但兩人目光如電,一招一式都看的清楚。沈放使“尋梅手”,以抓、點穴位為主,老者使一套少林的“小擒拿手”,鎖拿關節。 兩人見招拆招,雙手齊上,都是在方寸之間變化,越打越快,只見掌影翻飛,十指亂舞。 老者見沈放拳法精妙,顯是下過苦功,一時倒是拿他不下。心中不耐,突然雙手一分,左手虎爪“黑虎掏心”,右手鶴掌“白鶴舒翅”,一拳一掌,一剛一柔,分打沈放前胸後腦。 相傳東漢末年神醫華佗在莊子“二禽戲”的基礎上創編了“五禽戲”,將“熊經鳥伸”擴充套件為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 後人爭相效仿,一時武林中的形意拳法大為盛行。宋時以少林五形拳最為有名,此刻老者所使便是少林五形拳。 少林五形拳為龍、虎、豹、蛇、鶴。有虎形練骨、豹形練力、蛇形煉氣、鶴形練精、龍形練神之說。 老者變招之下,沈放果然連退幾步,一路“尋梅手”已經招架不住。 老者虎走剛猛,招招進逼,鶴走輕柔,堵他退路,數招一過,已是大佔上風。 沈放突然退後半步,也換了一套掌法,招數迅猛,卻又飄逸瀟灑,圓轉自如。 老者連看數招,見他拳法剛猛中又帶飄忽之意,輕靈中卻又顯厚重,端的是一門極上乘的武功。但他居然一招不識,他自問走南闖北,眼界極為開闊,卻是不識這路拳法,有心看個究竟,手下不禁慢了幾分。 沈放見他手上放緩,突然飛身而起,空中手抓足踢,若飛龍在天,矯健飛騰,更有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氣。 老者見他身在空中,氣勢逼人,掌影飄忽,竟不知他要打向何處,驚他招數精妙,怕被他虛招所晃,不敢招架,連連後退。忍不住問道:“小子,你這是什麼拳法。” 沈放道:“你猜。”跟進又是兩招遞出。 那老者見他新招層出不窮,更是一招比一招精彩,心中更是好奇,又拆了幾招,皺眉道:“你是江南龍嘯天的徒弟?” 沈放搖頭道:“不是。”兩個字說完,手腳齊上,又攻了三招,老者見他越打越快,已來不及思索,道:“不錯,有點像‘斷龍掌’,可卻精妙多了。” 沈放嘴裡不說,卻也佩服他眼力過人。燕長安當年憑一手“斷龍掌”威名遠播,這套拳法出自江南龍嘯天,到他手上已是大大不同,但燕長安自創的這套武學走的是純剛猛的路子,沒有深厚內力,威力便大打折扣。 這些年,顧敬亭又將自己的“乾坤一氣生,裂星破雲三分掌。”融入其中,“斷龍掌”至剛,“三分掌”至柔,兩者截長補短,居然相得益彰,顧敬亭給這套拳起名“斷龍問天掌”。沈放出谷,還是第一次使出對敵,江湖中自然無人可識。 老者知沈放拳法厲害,若再相讓,讓他打發了興,更難對付。當下出拳反攻,他先前“虎鶴雙形”已經逼的沈放變招,此際又將“蛇纏”“猴靈”一併使出。 五形拳虎走剛猛、練筋骨勁力,鶴講輕巧、明角度攻守,蛇主飄纏、氣沉連綿,猴則手眼明快、迅速靈敏,龍寫神意、化剛為柔。 沈放的“斷龍問天掌”龍形寫意,遠超這五形拳,老者索性不使,只將虎、鶴、蛇、猴的精要發揮出來,虎若下山撲食、鶴如利喙拾芥、蛇似草行急步、猴若枝上偷桃。 老者在這套拳法上浸淫多年,深得精要,但又打了二十多招,明明已經大佔上風,卻始終攻不進沈放守禦的圈子。 老者心中明瞭,對手這套拳法實是精妙,對自己剋制厲害,但自己所學,已無比五形拳更厲害的拳法。暗自搖頭,手上傾注內力,兩人手臂一交,沈放如被重錘所擊,手臂盪開,隱隱發麻,胸前門戶大開。 老者卻不乘勢進逼,等沈放站定,才道:“你使兵器吧。” 沈放知對方既用內力,拳腳上絕佔不了便宜,也不客套,反手抽拿,又是一件奇門兵器。長約二尺,手柄如鞭柄短小粗壯,身如四稜鐧,一側有逆鱗,頂端有一張開的鷹爪,三趾在前,一趾在後,鷹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