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怕是,怕是……”
太子看著她,厲聲問道:“怕是什麼,快說。”
**這才道:“太醫說,娘娘怕是未必能熬過生產。”
第18章
**從昌德殿裡回了太子妃的正院,太子妃還坐在小榻上做著小衣裳,見她回來,使了使眼色讓身邊的人都退了下去,然後才問道:“殿下問你了?”
**點了點頭,然後道:“奴婢都照娘娘吩咐的說了,我看殿下也是信了的。”
太子妃點了點頭,然後深深的嘆了口氣。
她知道按家中父親的想法,定是更希望讓她將事情牽扯到柳嬪身上去的,母憑子貴,子已母卑,母子本就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若是柳嬪的品德出了大問題,晅兒也便不能再威脅到她的孩子了。
只是柳嬪對她雖常有不敬之處,但到底不曾做過十分過分的事,何況晅兒是殿下的子嗣,她也做不出傷他的事。
何況她這事冤枉成是柳嬪所為,不比讓太子以為她是為了東宮勞累耗神所致來得更有好處。太子是重情之人,為此心裡對她必會懷有歉疚,若她真熬不過這一關去了,太子必會將這些歉疚補償在她的孩子身上。只有讓殿下的心裡有他們,才是確保他們地位的最好方式。
只是,太子妃有些羞愧的閉上眼,她到底是騙了太子一次。
她知太子最恨人欺騙他,她曾在心裡發誓,此一生必不會欺騙於他,她會全心全意做一個值得他信任的妻子,只是沒想到,最終她還是不得已要違背自己的誓言。
過了一會之後,等太子妃重新睜開眼,眼睛已經變得清明,臉上回復平靜,對**道:“不要大意了,太子是聰慧之人,他這次能輕易信了我們,不過是因為我做事一向公正公允,且從不曾騙過他。”太子妃嘆息一聲,又像是說給自己聽的,喃喃道:“但願殿下一輩子不會發現我這次欺騙,便是有一天欺瞞不過,也但願他能原諒我。”
**心疼道:“娘娘放心,殿下一向信重於您,必不會起疑的,便是發現了,看在您對東宮的功勞,也會諒解您的。”她是自小伺候太子妃的人,太子妃出閣跟著進了東宮伺候,她最知道太子妃對殿下的感情,欺騙太子,太子妃心裡比任何人都難過。
太子妃道:“但願如此吧。”
####
到了第二日,太子便從宮中請了幾位太醫出來,連著他在外面尋來的幾個有些名氣的大夫,一起帶著進了太子妃院中,讓他們給太子妃看診。
**看著那些太醫和大夫輪流著給太子妃扶脈,心裡不由有些小小的擔心。雖然李太醫說過太子妃所中之毒並不常見,且症狀不明,但也不能保證這些太醫和大夫中,會有像李太醫那樣,曾經見過這種毒的。
倒是太子妃一臉平靜,十分配合太醫和大夫的診脈。
好在這些太醫和大夫的說辭跟昨天的吳、秦兩位太醫並無二致,唯有一位安太醫和孫大夫說得要嚴重些,說太子妃身子大虧,若調養不及,怕有產厄之災。
太子聽得不由面色沉了起來,太醫和大夫皆有些戰兢不敢多言。
過了好一會之後,太子才開口道:“開方子吧,太子妃該怎麼調養,幾位也商量出一個方法來。”
幾位太醫和大夫皆道是,七八個人圍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商量了一陣,最終確定了一個方子,又跟太子說了太子妃修養期間該少思少耗神多靜養。
太子點了點頭,又將太醫大夫們定下的方子拿在手上看了看,確定沒什麼問題後,留了兩位大夫專門養在東宮,協助太醫專門看顧太子妃的身體之外,便令人將其他的太醫和大夫都恭敬的送了出去。
等太醫和大夫走後,太子和太子妃坐在小榻上說話。
太子握著太子妃的手,安慰她道:“事情沒到最壞的時候,太醫和大夫不是說了嗎,你只要好好調養,你和肚子裡的孩兒都會好的。”
其實太子也知太子妃的情形有些不容樂觀,只是為了不讓太子妃多想,還是儘量往好的方面安慰她。
太子妃笑道:“殿下不用安慰臣妾,臣妾不是那種經不住事怕死的人。何況有殿下對臣妾的這份心,不管最後臣妾的結果如何,臣妾也覺得值了。”
太子卻嘆了一口氣,伸手摸了摸太子妃的鬢髮。
堂堂七尺男兒,國之儲君,不能給自己的妻子擋風遮雨就算了,反令妻子為了自己,落得損耗元神身體大虧,甚至有性命之憂,太子不由升起一種無力感和無能感。
太子妃像是知道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