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神鬼之間 作者:向前

“霞也走了,你是不是也該走了?”我下逐客令。

浩宇依言起身準備離去,要走不走的,站在門邊又回頭看我,依稀霞臨去那惜別模樣。看得我心驚肉跳,“哎,你可別學她來抱我哦,男女授受不親的哦!”

浩宇忙解釋,“我只是想告訴你一下,我的假期快休完了,打算後天回北京。”

“那。。一路小心吧……”我答。

~

掩上房門,唸了個封門訣。

摸出符紙,就著早上畫平安符未乾的硃砂,彎彎曲曲的在符紙上描了幾筆。接著從袖子中找到那幾根從顧婆婆小姨肩膀上拈下來的髮絲,折入符紙,點火燒掉,閉眼默唸幾句咒。

再睜眼,我已經置身在一處頗為繁華的窄小街巷中。

約莫是初秋的一個下午時分,陽光甚好,落在身上暖而不燥。小街地面鋪著青石條,溝錯交叉,坑窪不平;街兩邊都是小鋪子,門臉兒五花八門的挑著。

路上行人往來不絕,男子一色的長襟布褂,瓜帽馬甲,女子一水的對襟花襖,褶裙小腳。

我想瞧瞧現在是什麼年份,於是便踱進一家米店,正巧看見老闆模樣的人正在記賬,頁頭上記著時間,一筆小楷挺規矩的,上書:民國十五丁卯年,戊申月,戊寅日。

民國十五年?我算算日子,應該是公元1927年。正巧看見日期邊上還有個小括號,裡頭寫著兩個字:中元。

中元節,那就是農曆七月十五……這倒方便了我順利知道現在的時日。

接著出門抬頭看了看店門門楣上方掛著的門牌,我心裡恍然,原來此處是宏鎮,就是距離我棲居的小村落最近的那個鎮。想不到八十三年前的宏鎮已經有如此規模,街雖然窄了點,但論熱鬧絲毫不比八十三年後的宏鎮遜色多少。

我又算了算,此時顧婆婆的小姨應該才五歲。顧不得看風情迥異的街景,我開始在街上游走,尋找起那個陌生的小女孩來。

一群兒童清脆的笑聲傳來,我循聲追去,轉過街角便看見七八個孩子在街上歡奔。大的有十一二歲,小的不過四五歲。

我跟上幾步,留了心。

突然對面閣樓開了一扇窗,一個少婦扶著窗架,衝那群奔跑的孩子喊了句,“燕子,放河燈還早,你別跟著去。”一個穿著綠花短襖的小女孩聞聲而停,轉頭看向那少婦,小臉上掛著副委屈表情。

孩子們雖然腿短,跑得可不慢,一晃就把小女孩拋下了。小女孩不甘心,嘴撅得老高。

那少婦出言寬慰,“回來吧,娘給你熱饃饃吃。”

小女孩無奈何慢吞吞轉身回家,經過我身邊,我心念一動:就是她了。於是跟在她身後,進入她家門。

屋內光線很暗,我一時沒有適應。

只聽木樓梯咯噔咯噔響了幾下,之前那個少婦從樓上款款走下,閨名燕子的顧婆婆的小姨張口叫了聲,“娘~”到底是小孩子,不一陣就忘記了不快,開始纏著要熱饃饃了。

少婦走到灶間,生了火,接著在鍋中澆了兩瓢水,隔水蒸起白麵饅頭來。

我在一邊找了把凳子坐下,雙掌托腮,欣賞起眼前這幅母慈子孝的場景。沒多久,燕子耐不住,開口求少婦講故事。

少婦邊往火塘中添了根柴,回問,“想聽什麼故事?”

“就講劉員外家牡丹小姐的故事吧!”

我耳朵支起老高,早猜到顧婆婆的小姨這肯定有線索,於是作法利用她的頭髮做引,回到這八十三年前,想不到這樣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作者有話要說:

☆、之十二

李家有一門法術,可以時光穿梭,回到過去的某一時段。不過這是有條件的。

首先,必須得有某樣媒介,例如某人的頭髮、指甲等;其次,回溯的那段時光的內容,必須是依存於該媒介體而存在,見媒介之所見,聞媒介之所聞;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對於歷史,無人有能力修改,你可以看,可以聽,卻無法參與其中,簡而言之,穿梭回過去的我,只是一個旁觀者。

別人看不見我,我看得見別人;別人聽不見我,我聽得見別人。如此而已。

假如沒有媒介物,則此法無法施展。

不過祖奶奶另有本領,可以不需媒介而帶我前往李氏任何一任天師的朝代,從旁觀摩。她說,這是她的教學方式之一。

因此,我蹲坐在顧婆婆小姨家的小板凳上,看著現在還是五歲稚童的顧婆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