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你相信奇蹟,你才可能親手創造奇蹟。
如果你開始懷疑自己,奇蹟之旅必將戛然而止。
……
此後的比賽,馮箏調整了防守策略,將兩人間的距離始終控制到不遠也不近。
為什麼控制距離呢?讓我們先討論一下外線球員的得分方式。
假設你是一名外線進攻球員,想透過一對一單打得分,那麼你只有兩個選擇:突破和投籃。
這時如果防守者距離你較近,那就過掉他;如果防守者距離你較遠,那就直接投籃。因此國內外優秀的外線頂尖單打高手幾乎全部是“投突結合型”球員,nba有喬丹、科比、艾佛森、麥迪、庫裡、哈登等,國內有孫軍、胡衛東等,日本有帥哥流川楓,臺灣有戰神東方翔。
上述所有人,所有人……
額~由於某些角『色』的『亂』入,作者冥思苦想一個時辰仍沒找到合適的辭藻來總結,先舉兩種特殊的例子吧:
1突破比投籃好的球員,例如:皇帝詹姆斯、閃電俠韋德、維斯布魯克。強調下,絕對沒有說這些巨星投籃不好的意思,反而是覺得詹韋等人的突破能力都是歷史最頂尖一檔,以至於對手寧願採取“放投不放突”的防守策略。此類球員往往可以憑藉極強的突破能力,獲得更大的投籃空間;
2投籃比突破好的球員,例如:雷阿倫、休斯頓等。這兩位的突破能力也不能說不好,但正是由於他們的投『射』能力太過突出吧,對手絕對不敢給他們投籃空間,因此相應也能得到更多的突破機會。
跟以上那些超級巨星相比,阿倫和休斯頓並沒有vp、fvp、得分王頭銜,從側面也可以看出nba更注重身體對抗,只有那些肩扛炸『藥』包殺到內線的傢伙們才能獲得肯定吧。其實庫裡應該勉強可以算是投籃比突破更好的球員,但他的運球突破能力也一樣躋身聯盟前列,只能說這位小學生在進攻端的天賦達到了反nba的程度,唯一特例吧。
回到單挑這場球,洛秋夜的水平肯定比不了職業球員,但他絕對是個投突水平都非常強的單挑得分手,而馮箏現在跟他始終保持著不算遠也不算近的距離,讓他感覺到非常難受。
到底什麼才稱得上是好防守呢?讓進攻球員非常難受的防守就叫做好防守。
眼前這個比自己矮上十多公分的傢伙彷彿一片牛皮糖,想突破,速度起不來,想投籃,始終人家能『摸』到他。洛秋夜幾次都想強行在外圍出手,但還是忍住,因為兩人間的距離讓他很沒安全感,對方確實矮,然而彈速超級快,即便蓋不到自己,受到影響的程度絕對低不了。
所以洛秋夜打定主意,去內線用身高體重和腳步硬吃對手。
結果馮箏強悍的把洛秋夜防成了一個內線球員,早知如此還不如賽前說好使用國際上流行的“三次運球內必須投籃”的單挑法則,或許洛秋夜現在已經輸了。
可洛秋夜堅持打到籃下,沒有把握的機會就一定不出手,某種意義上來說,洛秋夜處理球的方式相當務實,相當正確,只要他不犯錯打入全部七個球,哪怕馮箏一樣沒投失,他也能拿下這場比賽。
於是洛秋夜乾脆只防馮箏的三分,畢竟三分線外投中算得2分嘛,你突過去就隨便上籃吧,乾脆我不防了。
在進攻時,堅持使用之字形推進策略擠到籃下,再換成背打接轉身投籃。
籃下時的防守時另一種技術,哪怕每次馮箏都幾乎蓋到球,但s+幻想球星技實在太過強大,洛秋夜又把這些招式練得爐火純青,連續進了3個翻身跳投。
馮箏也跑了3個空籃,比分來到了5:5。
“你隨便上籃,只要再搞進去兩個球就贏了。”洛秋夜想。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馮箏又一次改變了防守策略,而這種策略居然是瞎搶一氣。
check ball的時候(注:即單挑比賽中,每球開始時進攻方會把球先傳給防守方,防守方準備妥當後再回傳進攻方,本回合才正式開始),馮箏直接走到洛秋夜面前都快貼上的程度,以手遞手傳球的姿勢把籃球塞進對手懷裡。
“怎麼這次離我這麼近?不怕我過了你麼?”洛秋夜一愣。
馮箏才不管他愣不愣,就跟拳擊訓練打氣球的頻率一樣,左手、右手、左手、右手……雨點般從上往下朝球一頓猛切。
“一二三四五六……”場下高大上看得目瞪口呆,“風箏這手速可以啊,竟然遠超本公子單身十七年的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