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英國,自己就必須有一支比英國更為強大的海軍,但這對於身處四戰之地的德國來說無異於痴人說夢。帝國財政必須優先保證陸軍的實力,其次才是海軍。
聯俄抗英看似對德國有利,但只要無法徹底擊敗英國海軍,並登陸英國本土,就無法真正制服英國,那麼最終的結果必然如荷爾斯泰因判斷的那樣或者被法國摘了果子,或者被俄國出賣也未可知。
至於趁著日俄戰爭落井下石攻擊俄國的伎倆,威廉想都沒想,因為俄國在無法確保德國態度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貿然和日本開戰的,更何況日本主張的“滿韓交換”對俄國來說算不上吃虧。(歷史上俄國是在得到德國方面再三保證不會攻擊法國後才決定對日作戰的,並且為此還給予德國在貿易方面重大補償。)
既然歷史已經改變,威廉自然無法預知到10年以後的情形,到時候自己若未能誘使俄國對日本開戰,那麼德國的戰略環境將會變壞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除了日俄戰爭外,1899年的英布戰爭也是一次不錯的機會。而且和日俄戰爭不同,英布戰爭是必然會爆發的,不過滅掉布林人後的英國依然是世界頭號海上大國,而英國的暫時中立也不會改變德國在大陸兩線作戰的局面。至於利用布林戰爭,聯合法、俄共同抗英,那更是無稽之談。三國各打各的小九九,想打敗英國絕不可能,就算制止了英國在南非的軍事行動,對德國來說也是弊大於利。
既然俾斯麥已經去世了,而荷爾斯泰因和瓦德西的看法也符合邏輯,那麼不再續簽《再保險條約》倒是應有之義。
不過,想要攻打俄國還要再準備兩年時間,按照瓦德西的策略,利用《再保險條約》緩解一下眼前的經濟危機,卻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到時候宣戰的藉口,波蘭問題就是一個現成的大“劫材”,無論任何時候,想和毛子打仗還會發愁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既然如此,那就先狠狠的敲俄國人一筆吧!
談判是在赫伯特和俄國駐德國大使小舒瓦洛夫之間進行的。
舒瓦洛夫家族是俄國的老牌權貴世家。小舒瓦洛夫的爺爺和叔祖是女沙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時期的元帥,父親是“安德烈總監察長”,兄長大舒瓦洛夫參加了克里米亞戰爭,並於1856年出席巴黎和會,後曾擔任騎兵上將和駐英國大使。
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小舒瓦洛夫,在1866年普奧戰爭前曾擔任俄國駐法蘭克福代辦,因準確預言了普奧和普法戰爭的結局,而迅速成為外交大臣戈爾恰科夫親王的得力助手。
自1886年保加利亞危機後後,隨著戈爾恰科夫親王年齡越來越大,舒瓦洛夫和同為親德派的外交部長吉爾斯逐漸掌握了俄國外交部的實權。
應該說,舒瓦洛夫是俄國為數不多的明白人,能深刻的理解德國的友誼對於俄國的重要性。
在擔任駐柏林大使後,舒瓦洛夫因為其一貫的堅定的親德言論而深得俾斯麥信任,所以赫伯特也十分信任他。
“舒瓦洛夫閣下,對於貴國的提議,威廉皇帝陛下認為續約有助於鞏固和發展兩國的傳統友誼,他本人表示贊同。不過,我國當前正面臨嚴重的工商業開工不足的問題,希望貴國能急人之困,給予我國力所能及的幫助。”赫伯特說道。
“侯爵,請您代我轉達對威廉皇帝陛下的感謝。至於貴國有什麼要求但說無妨,我想沙皇陛下一定會從大局出發給於合理的答覆。”舒瓦洛夫道。
“我國不希望貴國在巴爾幹地區採取單邊行動,在大部分問題上至少應徵求奧國的意見,不過在海峽問題上,我國還是一如既往的支援貴國的任何合理的要求。此外,本著友好合作的原則,我方希望能和貴國簽署一項平衡雙方貿易的商約,這是我們的具體建議,您仔細看一下。”說著,赫伯特把一份檔案遞給了舒瓦洛夫。
第二十章 沙皇
赫伯特的建議是德俄雙方彼此給於特別最惠國待遇:俄國下調來自德國的工業品關稅,除法國外來自其他國家的工業品必須保證比德國的關稅高5%,至於法國是否享有和德國同樣的稅率,則完全看俄國政府的態度;德國則下調來自俄國的農產品關稅和奧國持平,並保證對來自其他國家的農產品所徵關稅比俄國每噸高出5馬克。
這一建議對德俄兩國來說是十分公平的,彼此照顧了各自的政治夥伴,但對德國來說更為有利。
因為在俄國的工業品市場,和德國構成激烈競爭的不是法國而是英國。在關稅相同的情況下,英國的生鐵和煤炭依靠些微的質量優勢,穩穩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