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6臺立式鍋爐,提供了1。5萬和2萬的輸出馬力。由於動力裝置過於龐大,導致艦艇造價十分昂貴,前者中型艦的設計造價為650萬馬克,後者大型艦的造價更高達900萬馬克。
威廉看後雖然明知這種高速艦都是花瓶貨,中看不中用,不過心中還是很欣慰的。畢竟能設計如此快速的軍艦,足以說明德國已經具備了較高的造船水準。
第二套方案是以“田忌賽馬”的思路設計的裝甲巡洋艦,彼時,法國在1887年便已經下水了世界上第一艘裝甲巡洋艦“羅姆”號,是針對英國以破交戰為目的建造的。所以德國海軍的設計人員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
裝甲巡洋艦所謂的“田忌賽馬”其實指的是:打得過它的軍艦追不上,比如戰列艦;追的上它的軍艦又打不過,比如防護巡洋艦。
歷史上,速射炮和表面硬化裝甲的廣泛應用使得裝甲巡洋艦在世紀之交的那十多年間風靡一時。德國的設計者們一貫以保守著稱,直到1902年前後才建成了較為完成完善的裝甲巡洋艦“羅恩”號(roon)。(普魯士三傑之一,毛奇、俾斯麥和羅恩。)
隨案的兩款設計和一號方案一樣,也是一大一小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