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朔看著她震驚到沒有表情的臉龐,心中似悲似喜。這些話在他心裡藏了太多年,連同那些隱秘的往事一起,被塵封在最不起眼的角落,不敢讓任何人知曉。
唯有午夜夢迴的時候,才會回到從前,看到依然是自由之身的彼此。
麟慶二十五年,全天下都知道顧皇后的遠房侄女即將嫁入東宮,成為太子妃。
與此同時,另一樁婚事也一樣引人注目。清河崔氏那位風姿出眾的崔六郎將在四月份迎娶陳郡衛氏的嫡女衛五娘。
外人眼中的郎才女貌、花好月圓,對當事人而言卻只有難言的無奈與苦澀。
那年新年,崔朔沒有回家,獨自一人待在煜都。彼時顧三郎已經得了恩蔭、外放為官,他在煜都再無任何可以交心的好友,真真正正的形單影隻。
上元佳節,煜都照例是華燈十里、熱鬧非凡。崔朔坐在家中,聽著外面的人聲鼎沸,忽然覺得這世道何其荒謬。他心中已然是萬里荒漠,外面卻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苦笑一聲,他索性也出了家門,匯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那一年的瓏江池畔和往年沒什麼不同。雲鬢花顏的少女,手中拿著各自的河燈、花箋,嬉笑著湊在一起,說著小女兒的心事。
他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便學那些江湖俠客,戴上了黑紗箬笠。
池邊有許多賣河燈的小攤,他立在其中一個攤前,拿起一隻打量了一會兒,才發覺自己今夜實在有些莫名其妙。
他往年都不來這裡,今年卻是發的什麼瘋?
“三妹妹,你看這個蓮花燈,是不是很好看?”
“這一個麼?”一個熟悉的聲音,溫柔輕軟,卻瞬間撥動他的心絃,“很漂亮。”
他動了動僵硬的脖子,把頭往左邊扭了一點,看到了那張讓他魂牽夢繞的面龐。
兩年未見,她長高了一些,五官也不似從前那般稚嫩。面板白皙,眉眼細長,嫣紅的嘴唇抿出一個淺淺的笑容,極開心的樣子。
她笑意吟吟地對一旁的少女道:“二姐姐你不是最喜歡蓮花燈嗎?這一盞你可看得入眼?”
她口氣親近,那少女卻不大領情,“這燈明明是雲若先瞧著的,你卻拿來做什麼人情?搞得好像是你讓給我的似的。”
顧雲羨的主動示好被這麼頂回來,面上頓時有些訕訕的。
那最初開口的、喚作雲若的少女見狀忙上來打圓場,“那二孃,這蓮花燈就當是我讓給你的吧。三妹妹,你也快給自己也挑一盞燈吧。”
她點點頭,認真地選了起來。
那顧二孃等了不過片刻,便不耐煩地拖著顧雲若的手,道:“真是麻煩!不過一個燈而已,也值得這麼看來看去?雲若,你快陪我去隔壁看看,今晚大姐姐不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