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鶉擻澇抖即τ詬赫�牡匚弧�
這是兩個極端對立的例子。然而,每個人在他生命中的某一時期,都可以在自己和周圍的人身上看到";永遠的債務人";與";永遠的債權人";的影子。一般來說,孩童和青少年是父母的債權人,這很符合邏輯,因為他們完全依賴父母。孩子那種以債權人自居的態度是精神健康的象徵,因為他們一定要";接受";才能生存,所以必須學習如何要求;父母則有義務照顧自己的孩子,並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一切。父母關心自己的孩子,常常替他們擔心。當他們忽視孩子時,會有罪惡感——到這裡,一切都還算正常。可是,如果孩子們長大後,還繼續保持幼年或青年時期對父母予取予求的態度,或是期待擁有同樣的權力,那就不正常了。對這些孩子而言,就算父母老了、病了,他們做得還是不夠多;這些孩子會成為永遠的債權人,而父母則變成永遠的債務人。這些父母會盡量為孩子付出,可是永遠會被說成做得不夠,永遠被指責,永遠處在罪惡感中。
當然,也有可能生相反的狀況:有些父母會奴役孩子,特別是和他們住在一起的女兒。他們永遠都需要孩子的幫助,只要孩子離開一下,他們就覺得不舒服。他們用各種手段對孩子進行精神威脅,直到孩子們不得不覺得自己是永遠的債務人為止。不論在何種情況下,只要孩子們為自己做任何事,就會有虧欠父母的感覺。
在兩性關係中,有些男女成功地將對方置於";永遠的債務人";的地位。例如,如果是男方在工作,他會一直讓妻子感到在經濟上對他的依賴,或是常常責備她不會賺錢,還拼命花錢。同樣,也有許多女人確信自己被剝奪了應有的權利,所以把另一半置於一個永遠覺得自己無能、貪心、自私,而且永遠都虧欠她們的地位。
義大利的某個鄉下,一個普通的日子裡,一位少女騎著單車來到河邊,在那兒一邊等她的男朋友,一邊曬太陽。這時突然出現一個男人,他偷看她、欣賞她,想將她據為己有。他走過去跟她搭訕,但少女並不領情。這個男人決定來硬的,少女便用一塊石頭砸他,最後那個男人竟將她勒死了。這是一則廣播和報紙都會報道的社會新聞,沒有比這更簡單又更驚人的訊息了。驚人是因為殺人是非常嚴重的罪行,簡單則是因為害人一向都出奇容易。
大家對惡行常會有一個錯誤的觀點:將它視為一件不正常的事情、一個例外、一種不容易生的情況。事實上,使壞、害人卻是出奇的容易。在心理學展之初,弗洛伊德就現了這個事實,他證明";自我";及";良心";是人們在放棄立刻滿足自己的衝動之後才會產生的概念,而文明則是抑制及時行樂的產物。
我們會問自己:那個人為什麼要欺騙、撒謊、殺人?而答案竟然是因為對他而言,這麼做在當時是最簡單、最容易、最舒服的解決之道。
我們通常會認為惡行和糾紛、狡猾、小聰明有關,其實我們應該把它和衝動、怯懦、懶惰聯想在一起。一個貪心的人只會想到自己,他的心中充滿卑鄙的想法,無法理解別人、認同別人。
坐火車時,你很容易就會覺察到一個貪婪的人存在——因為他們會馬上佔據兩個座位之間的扶手,把他們的行李往你身上推,並且霸佔所有的空間。他們不會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只會掠奪、要求別人。
說謊的人的行事風格也很簡單:他們只會說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他們講了多少個謊言,就能分裂成多少種人格,並一心期望自己前後說辭的不一致不要被人察覺。
相比之下,要做好事就顯得很困難了,因為僅靠一時突的善心是不夠的。要做好事必須要先認識對方,知道他的希望及需求,將這些需求視為己有,還要能夠預測行動的後果,並且負起應有的責任。一個媽媽只會親吻孩子並不夠,還得要養育他、供他吃穿、適當地呵護他;她必須持續守護他,同時又要避免過度保護,讓孩子可以自由獨立地成長。
所有的美德——從勇氣到無私、謙卑與慷慨——不管是由一種自性的衝動(如憐憫)產生的,或只是一股對正義的突渴望,它們都必須具有永續性。勇敢的人必須每次都勇氣十足,公正的人必須每一次都做到無私;他們不能等明天再揮這些優點,或者只有在週末才變成聖人。所有的美德都必須馬上、當場揮出來,而且始終如一;只要有一秒鐘不注意,它們就會消失。
最偉大的慷慨會被一時的自私汙染,而謙卑則可能會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