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也一起彼趕了出去,其中包括天主教傳教團。16世紀,達·伽馬的航行,開闢了一條直接連線歐亞大陸兩端的海上航線,為耶穌會的到達鋪平了道路,直到這時,天主教才又在中國獲得了一席立足之地。
五、擴充套件中的視界
儘管歐洲人未能爭取蒙古人為盟友,未能使他們信奉同一宗教,但蒙古統治下的和平,極大地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使他們對歐亞大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這種認識與中世紀早期的認識完全不同;當時,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崩潰,隔斷了古典時期歐亞大陸間的聯絡。教區制度開始形成,而在西方,成功的基督教的信條又著重強調了這一制度。《聖經》成為地理知識的主要來源,於是,耶路撒冷被認為是大地的中心,而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和恆河則被認為是發源於同一源頭伊甸園。
七、八世紀,伊斯蘭教的擴張,築起了一道橫穿北非和中東的有害屏障,進一步縮小了歐洲人的視野。直到12世紀,十字軍帶著種種傳說,從地中海東部沿岸諸國返回西方時,才使歐洲人重新得到有關外部世界的第一手資料。儘管地中海那時仍是世界的中樞,但他們對東面和南面地區的瞭解卻非常貧乏。
蒙古統治下的和平帶來了偉大的突破,它使人們的視野從地中海轉向歐亞大陸,正如後來的哥倫布和達·伽馬使人們的視野相應地從歐亞大陸轉向全球一樣。商人、傳教士和戰俘的旅行告訴人們,在遠東有一個大帝國,它的人口、財富和文明程度,不僅等於,而且超過了歐洲。另一方面,東方這時也開始瞭解西方。馬可·波羅既使西方知道了中國,又讓中國和中東瞭解了西方。
眾所周知,在此期間,莫斯科、大不里士和諾夫哥羅德都有中國僑商局地;在美索不達米亞,中國技師受僱從事水利工程建設。有資料記載,中國官僚曾陪同成吉思汗出征視察。從歐亞大陸的一端旅行到另一端。此外,生於北京的聶斯脫利斯教徒拉本·巴爾·索瑪,12788年曾旅行到伊兒汗國朝廷巴格達,被蒙古人從那裡派往歐洲,尋求基督教的援助,反對伊斯蘭教。他於1287年出發,去過君士坦丁堡、那不勒新、羅馬、巴黎和倫敦,途中會見了法王腓力四世和英王愛德華一世。中世紀時期,遊歷範圍最廣的旅行家是穆斯林伊本·撥圖塔(1304…1378年)。他從自己的家鄉摩洛哥出發,去麥加朝聖然後,繼續旅行,取道撒馬爾罕前往印度,作為法官和使者從印度派往中國。回到摩洛哥後,他又繼續向北旅行,到達西班牙,隨後南下,進入非洲內地,到達廷巴克圖。當他最後返回摩洛哥定居時,至少旅行了75000英里。
西方世界最著名、最重要的旅行家是馬可·波羅。當父親和叔叔第二次航行中國時,他也一同前往,於1275年到達忽必烈的朝廷。他給忽必烈以良好的印象,並以各種身份為他服務了17年,遊歷了全國各地。作為一個官員,途徑之處,他特別注意觀察當地的居民和資源,曾記下這樣的東西:“有一種黑石塊,象別的石頭一樣,從山裡挖掘出來,但卻象木頭一樣可以燃燒。”1292年,他護送一位蒙古公主航行,繞過東南亞,穿過印度洋,前往波斯,同伊兒汗國大汗結婚。到達波斯後,馬可·波羅繼續西行,於1295年回到了闊別25年的家鄉威尼斯。不久,在與熱那亞的戰鬥中被俘,於獄中口述了他的旅行見聞。
下面這段話便是書的開頭,它對當時人們十分驚奇的事物作了介紹:
皇帝、國王、公爵、侯爵、伯爵、騎士和市民們,以及其他所有的人們,不論是誰,如果你們希望瞭解人類各種族的不同,瞭解世界各地區的差異,請讀一讀或聽人念這本書吧!你們將發現,在這本書中,正如梅塞·馬可·波羅所敘述的那樣,我們條理分明地記下了東方各大地區——大亞美尼亞、波斯、韃靼地方、印度以及其他許多國家——的所有偉大而又奇特的事物。馬可·波羅是威尼斯市民,聰明而又高貴,被稱為“百萬先生”。他親眼目睹了這些事情。……所有讀或聽人念這本書的人,都應置信不疑,因為這裡所記敘的一切都是真實的。的確,自上帝用他的手創造了我們的祖先亞當以來,直到今天,從未有過任何人,基督教徒或異教徒,韃靼人或印度人,以及其他種族的人,家這位海塞·馬可那樣,知道並考察過世界各地如此眾多、如此偉大的奇聞軼事。…
馬可敘述的故事,確實和這一介紹所說的那樣激動人心。他講到了帶有花園和人造湖的大汗宮廷,裝載銀挽具和寶石的大象。他還講到了各條大道,高於周圍地面,易於排水;大運河上,商人船隻每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