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218卷,而未提得到小王(獻之)書(法)。
但是,王獻之尚有遺文(以帖為主)藏於民間。《二王等書錄》即稱“二王書中,多有偽跡,好事所蓄,尤宜精審”。最早著錄王獻之文(無詩)的是張彥遠《法書要錄》卷十,題為《大令書語》,計十六條,其中最短的只有二字:“如省”。宋刻《淳化閣帖》收有《相迎帖》等76帖,所收最多。
張溥的《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在《王獻之集題詞》中說:“法書簡帖,間有偽書。翰墨足傳,字貴尺壁。大文絕少,獨表明安石(謝安),言得其平。”此集共收書二、疏一、表一、墓誌一(《保母志》)、詩二(《桃葉歌》二首)、雜帖八十七(其中《辭中書令》,《全晉文》作《辭中書令與州將書》。考此官尊貴,即使辭官,也應向皇帝辭,不能向州將辭,疑非獻之作。又,《保母志》,後人也有疑為偽作的)。嚴可均輯《全晉文》收書、疏、墓誌與《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同,惟多《進書訣表》,雜帖為85條,剔出了王羲之帖誤收入王獻之集的幾條。
王獻之在諸兄弟中,宦情最為淡薄。《世說新語·品藻》記述:“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賞《高士傳》人及《贊》,子敬賞‘井丹高潔’,子猷雲:‘未若長卿慢世。’”獻之讚賞的井丹,《高士傳》中對此人的《贊》語是“井丹高潔,不慕榮貴”。長卿即司馬相如,《贊》語是‘長卿慢世,越禮自放’。獻之欣賞井丹的不慕榮貴。獻之為宦多年,從不計較官品的高低,也不孜孜營求*。他不以從政為要務,一生執著於書藝的進境,自信而高傲。謝安曾問獻之,其書法與父親羲之比,誰的更好。獻之含蓄地表明,自己的成就並不比父親差。謝安說,人家並不那樣看呢。獻之回答,普通人哪懂得這個。
王獻之的高傲近乎狂妄。在吳郡,大族顧闢疆家有個花園很出名,他不認識花園主人,卻坐著小轎子入園遊歷了一番。主人正在宴客,獻之旁若無人,視而不見。主人大怒,說:對主人傲慢,不禮貌;憑著門第高貴,對士人擺架子,是不講道義。不具備這兩者,簡直是個為人所不齒的“傖”。命令手下人把獻之的從人趕了出去,讓他自己留在轎子上。(事見《世說新語·簡傲》。)過了一段時間,獻之不見從人回來,便要求主人把自己連轎子送到門外,還表現出“怡然不屑”。王獻之聰明、穩重、沉著,又自恃門第高貴,恃才傲物。這種性格,不適宜為官,然而卻使其藝術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最終成為一代書法大師。
獻之居喪期間,為求安靜,在郡城南三十里雲門山中置了一所宅第(王獻之宅在雲門山,最早的記載應是唐代杜甫的《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若耶溪,雲門寺,吾獨何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趙宋《嘉泰會稽志》載:“淳化寺(宋時的名稱)在縣南三十里,中書令王子敬所居也。義熙三年,有五色祥雲現,安帝詔建雲門寺。”唐詩人嚴維《送鮑侍御宿雲門》開頭一句便是:“中令(獻之曾任中書令)遺蹤在”。僧靈一《招皇甫冉遊雲門寺》詩中也提到此事:“春山子敬宅,古木謝敷家”。與妻子郗氏安寧度日。這時,王彪之以鎮軍將軍、加散騎常侍任會稽內史,已經六七年(《晉書·王彪之傳》:“以王彪之為鎮軍將軍、會稽內史、加散騎常侍。居郡八年,豪右斂跡。”後於哀帝興寧三年(三六五年)初被免職。逆推王彪之任會稽內史當為昇平二年至興寧三年(358年…365年)間事。其前任為江,江的前任為王羲之。)。彪之從尚書僕射改任地方官,會稽王司馬昱非常信任他,獻之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守喪、奉母、讀書、習字。
哀帝司馬丕興寧二年(3*年)初,服喪期滿,王獻之仍回到州主簿任上。興寧三年二月,哀帝卒,因為無子,奉皇太后詔,立其弟琅邪王司馬奕為帝(後被桓溫所廢,史稱海西公)。輔政的會稽王司馬昱改封為琅邪王。此時,王彪之因為得罪了大司馬桓溫,被免職下獄,司馬昱便借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的機會,免彪之罪,降職為尚書,調到建康。十二月升任尚書僕射。王彪之升任尚書僕射時,設法將王獻之調到朝中,轉任秘書郎。這時,王導的長子王悅、次子王恬、三子王洽、四子王協都已去世,獻之的堂弟王珉尚在建康,於是獻之便住進烏衣巷大宅中。
珉都善書法,秘書郎本無多少秘閣書籍可校,獻之得以日夕與兩位堂弟切磋書藝。
第二年,改元“太和”。王獻之由秘書郎升秘書丞,其準確時間難以考出,大致在太和元年、二年(366年、367年)前後。這是因為,秘書郎雖然定例設定四員,但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