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東晉名人小傳 作者:千頃寒

劉恢上司,暫且不論,其他三人年輩應與劉恢相似。按王濛公元三四五年左右(永和初)卒,年三十九,已見前引;袁喬《晉書》卷八三有傳,言平蜀後與桓溫分道擊破隗文、鄧定之叛,尋卒,年三十六;桓溫晉孝武帝公元三七三年(寧康元年)卒,年六十二,劉恢則當生於西晉懷帝公元三一二年(永嘉六年),公元三四五年(永和元年)時三十四歲。據此,則劉恢也應生活於穆帝朝前後,而其為庾翼所知,出仕應早在成康二帝之時。檢《晉書》卷七《成帝、康帝紀》,成帝朝曾任車騎將軍者有郗鑑、南頓王司馬宗、東海王司馬衝,康帝時任車騎將軍的只有庾冰。按劉恢如與桓溫年輩相近,成帝咸和元年尚是十幾歲的少年,不可能任郗鑑或南頓王宗的司馬;東海王衝任車騎將軍在成帝咸和九年(按拜車騎時已十二月,應在公元三三五年(鹹康元年)至公元三四零年(鹹康五年),當時劉恢大概是二十多歲,依其逝世年齡算來比較可能;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任庾冰的司馬,庾冰於康帝公元三四三年(建元元年)加車騎將軍,公元三四三年(建元二年)卒,計算起來當時劉恢應該是三十出頭。但如果三十出頭尚為六品官的話,似乎很難在三十六歲做到三品*,因此該篇採劉恢為東海王衝司馬的說法。東海王衝於成帝公元三三九年(鹹康六年)遷驃騎將軍,公元三四一年(鹹康八年)卒,《文章志》言劉恢為車騎司馬,不言轉驃騎司馬,或未隨府而轉,而是另任他職,或即出都為庾翼僚屬,故庾翼作書與桓溫,贊其才略。然自此以後劉恢任職經歷即難以考證。

到了這裡,讀者暫時放下劉恢,回頭看一下劉惔的任職經歷。《世說新語·德行第一》“劉尹在郡”條注引《劉尹別傳》,謂劉惔曾任司徒左長史、侍中、丹陽尹。又《初學記》卷十一引何法盛《晉中興書》雲(《太平御覽》卷二二零所引同):劉恢,字真長。少清峻。與王濛為中書郎。時人以濛比袁曜卿。以恢比荀奉倩。這裡“劉恢”顯然是“劉惔”之誤,則劉惔又曾任中書郎。

按《宋書·百官志》不言司徒長史官品,但言諸公府長史秩千石,從事中郎六百石,而公府從事中郎第六品,意公府長史司馬應不低於第六品。桓溫的謀士郗超自中書侍郎轉司徒左長史,中書侍郎(即中書郎)五品,且於《宋書》所載晉官品中列於五品前列,則可知司徒左長史不低於五品;又前引王濛以司徒左長史求為東陽,晉制,郡國守相皆五品,東陽又非大郡,似亦可證明司徒左長史為五品官。依上文推測原理,劉惔為司徒左長史亦當在成康二帝時。成帝朝曾任司徒的只有王導和琅邪王司馬嶽二人,康帝時未任命司徒。按司徒府與他府不同,雖無司徒亦置長史及屬僚,蓋因其事務繁多,不可一日或缺。因此劉惔究竟為何人長史並不重要,但其在成康二朝間任此職則確定無疑。

在任司徒左長史之後,劉惔任過侍中、丹陽尹,按照《晉書》卷七三《庾翼傳》記載,尚曾任徵虜將軍、義成太守、監沔中軍事。作者認為劉惔應是先任侍中,然後以徵虜將軍出鎮沔中,而非由司徒左長史直接出鎮,原因在於東晉文武換職時儘量力求官品一致,如要鼓勵文官任武職,軍號相對原官或許會有所提升,但幅度有限。《晉書》卷七九《謝尚傳》雲:遷會稽王友,入補給事黃門侍郎,出為建武將軍、歷陽太守,轉督江夏義陽隨三郡軍事、江夏相,將軍如故。

按《宋書·百官志》黃門侍郎第五品,建武將軍為“五武”之一,第四品,這大概是由於謝尚“輟黃散以授軍旅”、行為值得鼓勵的緣故,但也不過提升一級而已。劉惔出鎮沔中,所帶徵虜將軍軍號在第三品,與侍中同階,而司徒左長史據前推測應在第五品,一個五品官員驟以三品將軍出居要地,未免資望太輕。然而,如果劉惔之前經歷過侍中一職的話,這一遷升順序就可以獲得解釋,因為侍中為清要之任,常在帝側,位望甚重;又司徒左長史遷侍中的記載雖未檢得,但郗超自司徒左長史遷散騎常侍卻見於本傳,而晉朝散騎常侍位望甚重,位次侍中而已,不似南朝之輕,則以司徒左長史遷侍中亦無不可。自此再以侍中加重號出鎮沔中,也就順理成章了。因此作者主張劉惔的升遷路線是中書郎——司徒左長史——侍中——徵虜將軍、義成太守、監沔中軍事——丹陽尹。

不過,劉惔的歷官也有問題,劉惔尚主後以駙馬都尉奉朝請,見《晉書·職官志》,之後歷官記載就直接從見於《初學記》所引《晉中興書》的中書郎開始,可是駙馬都尉雖然官第六品,但與中書郎這一要職之間輕重懸異,而中書郎關掌機要,並非僅憑某個權臣的意願就可以超越用之,雖然劉惔聲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