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劉恢與王濛、袁喬、桓溫等人相友善,袁喬姑且不論,王、桓也都是劉惔的好友。按理說,劉恢與劉惔同為沛國劉氏子弟,年齡相近,交友亦相類,又皆能玄言,理當關係密切,但《世說新語》中卻不見他與劉惔來往的任何記載。又王濛為會稽王上客,與劉惔一樣交遊廣泛,他對劉恢作出如此高的評價,劉氏聲譽必然盛極一時,但竟也找不到劉恢與其他名士交往的記錄,這難道不奇怪嗎?這樣的奇怪現象,只能從二劉本是一人方面求得解釋。
說到這裡,大概還有兩點疑問沒能廓清。一是劉惔字真長,人所共知,而劉恢則字道生。二是劉惔在郡以無為為治,孫綽誄以“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而劉恢號稱有文武才,為蕃屏高選,兩人政治才能似乎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然而這兩點都可以解釋。
史言劉恢字道生,與劉惔字真長不同,吳仕鑑認為是一人兩字,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為,“道生”或是小字,晉人稱人小字已成風習,無論稱人者還是被稱者均不以為輕*。“道生”者,是因天師道而得生之意。劉惔本籍沛國,過江居京口,沛國屬徐州,而當時青徐二州濱海地帶士庶多有奉天師道者,此風流佈,濡染內地亦所難免,京口又多青徐流民,則劉惔家奉道也不足為奇,長輩給子孫起一個帶有宗教色彩的小字,更是理所當然。
至於劉惔“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之評,實際上與王導晚年所謂“世謂我憒憒,後人當思我憒憒”之意相同,其為政方針仍是東晉開國以來王導所倡的“不存小察、弘以大綱”。這種方針的特點是“寬小過,總大綱”,以和靖致治。以此為政雖未免寬縱豪右,但於內部矛盾重重的東晉王朝而言,卻非此不能保持大局的穩定,劉惔為郡以鎮靜信誠為治,風塵所不能移,已見前引,當是深得王導政崇簡易的精髓,實際上與桓溫“全欲德被江漢,恥以威刑率物”的方針也是一樣的。因此不能以劉惔在郡無為即認為其是空談之士。
能表現劉惔政治才能的事件,除其在郡以鎮靜為政之外,還有另外一件,即受命出鎮沔中。此事現在已無直接記載,但從桓溫以劉惔鎮沔中一事的背景和之後情形,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
以襄陽為中心的沔中之地本由桓宣戍守。庾翼於康帝公元三四三年(建元元年)進屯襄陽,排擠桓宣,次年桓宣發憤而卒,庾翼遂以長子方之為義成太守,代領桓宣所部,同時留司馬應誕鎮襄陽,命參軍司馬勳以梁州刺史戍西城,對沔中地區形成嚴密控制。這種嚴密的佈置,當然主要是為了形成互相支援的對外防禦體系,但在荊州易手之際,卻也給必須控制漢沔要地的桓溫出了難題。司馬勳身在西城,距襄陽略遠,又是晚渡荒人,於庾氏不甚親密,尚可透過拉攏方式解決,但庾方之作為剝奪權力的主要目標,應誕以庾翼司馬出鎮新得之地襄陽,可想而知是庾氏親信將領,二人又都手握兵力,如果不能妥善處置,必然造成動亂,甚至會威脅到桓溫對整個荊州都督區的控制。桓溫敢於在如此時期將劉惔放在這個位置上,想必是對他的手段有一定信心。
劉惔到沔中後的行事雖不見諸史傳,但想必是以極其老辣的手段迅速控制了局勢,在沒有傷及沔中元氣的情況下解決了庾氏勢力。否則次年桓溫伐蜀,恐怕也輪不到劉惔後任、以江夏相監沔中諸戍並督三郡軍事的袁喬擔任先鋒。當然,田餘慶先生在研究王庾江州之爭的過程中已經指出:“有許多本來只能由武裝衝突來解決的問題,在現存的簡括的史料中竟然都是和平過程,這很難令人相信。”但即使劉惔奪取沔中之事也屬於田先生所論述的情況之列,也無損於對其人能力的估計,畢竟這種棘手問題即使武力解決也有相當難度。劉惔在解決沔中問題中的表現,也正合王濛“蕃屏之高選”的評價,與庾翼的評論和宋明帝《文章志》的記載亦能契合。
劉惔另一可為人稱道的,是其出色的遠見。除料桓溫得荊州則不可複製以外,還有一件事也是值得一提的。《世說新語·識鑑第七》“桓公將伐蜀”條雲:
桓公將伐蜀,在事諸賢鹹以李勢在蜀既久,承藉累葉,且形據上流,三峽未易可克。唯劉尹曰:“伊必能克蜀。觀其蒲博,不必得則不為。”
桓溫公元三五六年(永和二年)十一月伐蜀,拜表輒行,公元三五七年(永和三年)正月即克成都,果如劉惔之言。
把以上幾點合起來,劉惔與劉恢為同一人的說法想必變得甚為可信了吧。此時門閥士族尚有生命力,名士能用兵者見於正史的即有袁喬、謝尚、王恬、荀羨等人,因此劉惔不似一般認為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