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的思維看問題後,他也才知道,父皇之所以不喜歡自己,更多的是因為自己有一個藏了胎疾的身子,這個身子註定了壽命不久,而這一切,亦全都是來自於母后。
他記得那日深夜,在巧姑姑滿臉是淚的告訴他這個秘密後,他分明心中並沒有感覺,只是臉上卻是溼乎乎的一片,還是巧姑姑心疼的將絹子拭在了他的臉上,他才驚覺,自己不知何時,已是滿臉的淚。
再去慈寧宮時,他盯著母后久久的看,他想到從小到大,母后都鮮有笑容給他,更多的都是呵斥,責罵,埋怨,他一直都以為是自己不爭氣,而母后只是恨鐵不成鋼,如今看來,她也確實是恨自己成不了那塊能敲打出好兵刃的鋼的。
其實在此之前,他是有點兒不信巧姑姑的話的,可是,可是巧姑姑又有什麼理由騙他呢,她一直對他那樣的好,那樣的慈祥和藹,她待他,更比母后待他更好,她怎麼可能騙他!
而證實這樣的事,其實也並不難,他悄悄的留下阿昆相問時,阿昆臉上瞬間驚恐的臉色立時就說明了一切,他又命阿昆將所有可能知情的老宮人全都找來秘密查問,他是皇帝,誰敢騙他,終於,他知道了全部。
只是縱然憤恨,再看到太后時,他終究什麼也不能做,當時朝政未穩,而傅國舅亦正兵守邊陲,此時實在不是報仇的時候。
如此,當太后提出要迎傅金環進宮為妃時,他只是淡淡的笑,太后卻以為他是肯了,歡喜的頒發懿旨,命禮部和內務府欽天監等各部開始忙活,這種陣勢,分明就是皇后入宮般的了。
在傅國舅尚未得除的時候,任是太后那樣的折騰,他也只當看不見,卻命人留意紫薇宮,在宮人頻頻傳來她和太后鬥智鬥勇的訊息時,他有時覺得好笑;而有時,他又覺得她其實過的很辛苦。
宮禁之爭,本是比刀刺入心還要鋒利殘酷的,她一個羸弱的女人,自進宮來就面對著一波又一波的殺戮和算計,也虧她能撐到今天!
阿昆倒是樂於看她們鷸蚌相爭的,笑著對他道,”皇上,太后和皇后這樣的爭下去,其實不管哪一頭傷了,都是好事,只是奴才卻覺得,這一次還是別讓太后贏了的好,若是皇后就這麼下去了,太后勢必要讓她家的女孩兒來當皇后,那時外有鎮守邊陲的傅國舅,內裡太后和皇后都出自傅家,只怕又是夏明強要出來了。”
他就喜歡阿昆這一點,不管他心裡有多麼的想殺一個人,大局跟前他總能將輕重掂量得很好,這也是這麼多年來,他信任甚至還有些依賴阿昆的緣故了。
第342章 番外 :慕如風篇 9
他自然也不想讓她輸的,他甚至還為她的勇氣和智慧而叫好,當他得知她死活不肯在冊封傅金環為妃的冊子上蓋皇后印時,想著太后又氣又急又無可奈何的吃癟樣,他笑得連茶碗都扔了。
只是他萬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是。韋清荷居然還活著,並且還說出原來那日他在外園花亭裡遇見驚鴻一瞥的那個背影,其實是她。
那一刻,他心裡歡喜竟然是多過吃驚的,是了,是了,那樣出於常人的思想,那樣翩若驚鴻脫俗若仙的身影,也只有她才具備了。
他有一絲興奮,更有一絲懊惱,懊惱自己竟然沒有早些想到這個的。
形勢逼人,她自然不會承認,他也不會讓她承認。有意無意的,這件事就被他四兩撥千斤的化解了,只是再看她時。他的心裡又多了許多異樣的感覺,是欣賞,還是驚奇?
在她的身上,還藏著多少他不知道的秘密?
只是他再沒有想到,忠心耿耿的阿昆為了鞏固他的地位,第一次做出違揹他的事來,在他設下計謀要除靜寧王時,他會將計就計的另設計謀要除了她。當他得知柳靖遠和墨染並沒有按計劃將她帶到安排好的地方,失了蹤時,他心裡除了驚和急,更多的卻是慌,他害怕她會遇見危險,這一去,就不回來了。
他一邊按捺著應對靜寧王。一邊派人暗裡尋找,當他看見終於有一朵霹雷彈在遠處的天空中升起時,他的心裡是那樣的歡喜,他對阿昆說,他不打算殺她,她縱有心機手段,可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又怎麼能是平凡普通的女子,她再有心機。勝在沒有野心,如此,並不會有礙於朝政,更不會有礙於他的。
而那個雪夜裡的殺戮,他情願相信,她其實並沒有看見的吧?
而就算她真的看見了,她是個通情達理明事理的人,她也應該知道孰輕孰重,不是嗎?
阿昆雖然依舊不贊同,卻也無可奈何,看著阿昆退下,他的嘴角有笑意溢起,天下終於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