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3 / 4)

小說:軍戶小娘子 作者:炒作

惠帝個性大變,開始剛愎自用,不再有容人之心,而蕭遠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仗著與皇上關係親近,仍如同以往一般大大咧咧地隨意相處。

梁惠帝對他漸漸心生嫌隙,再加上劉振、張玉薔等人在一旁惡意中傷詆譭,最終導致了君臣關係完全惡化,直至蕭定邦被削爵,蕭家滿門抄斬。

先皇后蕭蕪蘅尚在之時,尚能時時勸誡梁惠帝,讓他有所剋制。蕭蕪蘅自盡身亡後,梁惠帝越發少了約束,他乾脆將朝廷政事交給了以張玉薔的父親宰相張鳴德為首的一幫大臣,自己則日日留在內廷,做個不問政事、只尋仙道的活神仙。

五年前蕭定邦一家被抄斬後,少了唯一與之抗衡的力量,一人獨大的張鳴德越發大權獨攬。後宮裡沒有了皇后的壓制,則成了張玉薔的天下,張鳴德和張玉薔一內一外牢牢把持了梁國的朝政。

唯一令他們遺憾的是,梁惠帝儘管軟禁了太子,將先皇后一族的勢力連根拔起,但他畢竟與先皇后蕭蕪蘅是結髮夫妻,相扶相持、共同經歷了風風雨雨,有著深厚的感情,這段經歷在他的記憶裡始終無法磨滅。特別是五年前蕭蕪蘅自盡身亡,臨死前留下一封血書,字字泣血,句句錐心。梁惠帝痛心疾首、愧疚悔恨之下,在心中始終為蕭蕪蘅留有一小塊角落,連帶著對她所出的太子和四皇子也格外網開一面。

幾年來,不論張玉薔和劉振如何進讒言,他始終對他們心懷仁慈,不忍心嚴苛責罰。太子劉榮熙是他與蕭蕪蘅的第一個孩子,寄予了他們兩個人無限的期望和厚愛。這幾年,他僅僅將劉榮熙軟禁在京郊一處庭院,卻沒有更進一步的處罰,也一直未有立張玉薔所出的六皇子劉榮泰為太子的打算。

這兩年,一向以寬厚仁德示人的張鳴德隨著大權在握,漸漸開始本性流露,在朝廷上獨斷專行、排除異己。張玉薔更是寵冠後宮、恣意打壓欺凌其他大小妃子,朝廷內外開始隱隱有了反對的聲音。

眾臣們回想起了賢淑溫良的蕭皇后和雖然言行跋扈但為人十分公正的蕭遠山,甚至有幾個老臣聯名上書,指出了當年長公主謀反案的重重疑點,要求重審蕭遠山之案,並早日解禁太子。

這樣的舉動和呼聲令張鳴德他們心驚不已,眼見梁惠帝身子越來越弱,而六皇子劉榮泰尚未成年,且未能立為太子,這樣的時候阿魯克率大軍南侵,簡直是上天送到他們面前的一個難得的機會。張鳴德、劉振和張玉薔一內一外,成日在梁惠帝耳旁慫恿煽惑,吃多了仙丹有些飄飄然的梁惠帝一時頭腦發熱,親自率領著三十萬京軍北上征討韃子。

此次出征,本就準備倉促,途中軍糧沒有跟上,軍心已經不穩。再加上樑惠帝毫無任何征戰經驗,將一切軍政事務交由同樣沒有作戰經驗的劉振專斷,隨徵的一些文武大臣卻不能參與軍政事務,導致軍內非常混亂。

梁軍首先浩浩蕩蕩地奔赴大同,梁惠帝本以為梁國聲勢浩大的軍隊一到,韃子軍隊就會嚇得落荒而逃,本就沒有做認真打仗的準備。想不到,韃子卻是毫不退卻,越戰越勇。

沿途聽聞阿魯克率領的韃子主力軍隊已經攻破了大同的外圍堡壘,即將攻陷大同,劉振已是嚇得驚慌失措。快到大同時,又聽聞阿魯克帶著主力去了宣府方向,意圖專攻京城,他便匆忙改變行軍路線,指揮著大軍又轉戰宣府的方向。

負責糧草的官員一直未能保證足夠糧草的供給,三十萬大軍被劉振指揮著東奔西走,又飢又寒又疲勞,一路上怨聲載道。行到龍門堡時,劉振突然下令就地紮營休息。全軍在飢渴交加又惶恐不安的氣氛中,度過了難熬的一晚。夜半時分,梁軍最為鬆懈的時候,震天的殺喊聲突然間四面響起,原來早有韃子大軍埋伏在此。

此時,大多數梁國士兵已經數日未飽食,再加上沿途一直沒有水源,天氣又陡然轉寒,士兵們衣衫單薄,只能在飢寒交迫、又渴又累的狀態下倉促應戰。

龍門堡本就是易攻難守之地,韃靼騎兵騎著高頭大馬四面圍攻,直衝而下,破陣而入,殺的梁軍毫無招架之力。隨行文武大臣大多戰死,士兵死傷過半,僅有少數人馬得以僥倖逃脫。

“劉振!劉振!”梁惠帝目呲盡裂,咬緊牙關,握緊了拳頭恨恨一拳砸向馬車側壁。被俘以後,他沒有仙丹可吃,不再成日混混沌沌,神智漸漸清明。這幾日以來,他回想了許多事情,想明白了自己竟然會一步步走到被俘這一步的緣由。

他想起當時兵敗之時,幾個親信侍衛本來助他換上士兵服飾,準備護送著他趁亂逃走,可是劉振看到後,偏偏故意扯著嗓子大喊:“聖上在此,保護聖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