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好,如今居中排程的不是別人,乃是孫承宗。
眼看後金殺了一個回馬槍,而且己方的火器也發生了大規模的炸膛,孫承宗不得不把重心往關寧鐵騎和步兵那邊傾斜,迅速改變陣型,好歹把局勢給穩住了下來。
後金一開始佔了便宜,但隨著局勢的穩定,以及關寧鐵騎的騷擾,再加上天色也暗了下來,不得不就此休兵。
好不容易回到了營帳之中,包括黃臺吉在內的所有後金將領,都對這次決戰表示很大的不滿。最糟糕的是,他們已經可以肯定,這場仗打到這一步已經沒什麼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繼續打下去,對方又會玩龜縮策略,而偏偏自己這邊的火器也毀得差不多了,根本不適合攻堅。
既然龜殼那麼硬啃不下來,知道這點還去啃的,除了傻子也沒有什麼人了。
“莫非,就那麼算了?”阿濟格難得率先抱怨到。
“除了撤退,還能怎麼樣,我們損失了將近兩萬人,這可是我後金的勇士。我後金人口本來就不多,有多少個兩萬人可以葬送?”黃臺吉扶著額頭靠在行軍凳上,聽到阿濟格的抱怨之後抬頭說了句。
“早知道如此,我還不如去老十四那算了!”阿濟格嘀咕了一句。
“也多虧了還有老十四那一支部隊,想來我們這次南下未必沒有收穫。只可惜,想要更多的收穫,卻是沒辦法了。”黃臺吉卻是聽了進去。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大概在半夜十點多左右,一支部隊浩浩蕩蕩的回到了營地,卻是分兵出戰的多爾袞歸來。
“老十四,看你神采奕奕的樣子,可是大有收穫?”黃臺吉好不容易才擠出了笑容。
誰都知道,多爾袞和他不太對付,隱隱有自成一系的趨勢,再加上老爹努爾哈赤制定的四大貝勒輪流執政的政策,使得這廝總有顆不安穩的心。還好,這個制度黃臺吉已經趁著大淩河之戰的開始,早早的廢止了。
甚至可以說,大淩河之戰,目的或許是為了拔除大淩河城這座關鍵據點,同時趁空下去劫掠一番。但黃臺吉也趁著這個機會,廢除了老爹制定的老制度,把放出去的權利收了回來,加強了帝王的中央集權。
“不負所托,俘獲了三十萬邊軍和百姓,同時也拿到了一批物資。只是很可惜,沒辦法繼續南下了。”多爾袞先是很激動的把自己的收穫說了出來,隨即有點調侃似的抱怨了句。
想來他也知道,今天的決戰混了一個不勝不敗,但對於後金來說卻算是難得大敗的結果。若是不趁著這個機會打擊一下黃臺吉的權威,那就太lang費了,更別說自己的收穫還那麼巨大。
說來,他也是藉助了祖大壽這個俘虜,巧妙的混過了大明軍隊的崗哨和防線,一舉南下擄掠了一番再趁興而歸。若沒有祖大壽的幫助,只怕他要南下也不會那麼容易。
如今孫承宗已經開始回防,金軍南下的結果就是祖大壽投降的事實也會很快傳出去,到時候想要繼續利用他混過關卡要塞可就不可能了。畢竟,孫承宗他可不是一個傻子。
同時不能否認的是,若是黃臺吉能夠擊潰邊軍,那麼其結果就是兩軍最終合為一股,如洪水一般橫衝直撞,膽敢擋在前面的,都會被雷霆之勢碾壓成為渣渣。奈何,這個最理想的結果沒有實現。
“這次南下,我們收穫了不少,但也暴露了許多問題。比如火器,尤其是火銃的研究方面,我們依然是太不關心了。孫承宗這次倒是提醒了我,這日後的戰場,只怕就是這火炮和火銃的世界,其他的步兵能夠造成的破壞力,已經變得非常有限,哪怕是騎兵的戰鬥,也在不斷的削弱。說句不好聽的,說不定在某天,騎兵就會在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我們雖然是馬背上的民族,以騎射發家,但是絕對不能夠拘泥於過去的美好,若不能向前看,最終被淘汰的只能是我們,別忘記了,大明就是不斷沉醉在自己昔日的榮光之中,才逐漸變得如此虛弱的。”黃臺吉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而且還侃侃而談起來。
“喳!”火器問題的確在這次戰爭之中,引起了其他將領的注意,不說已經和騎射放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好歹也算是比之前幾乎不重視要高出許多了。
至於沒有放棄騎射的根本原因,依然是物資缺乏逼的。
大軍次日就開始返回,這使得在錦州一帶駐守的明軍好歹也鬆了口氣,甚至果斷把後金的別動部隊,繞過自己在後方攪風攪雨這件事情都給選擇性忘記了。不管怎麼樣,好歹是阻止了後金南下。
只是大淩河城又沒辦法修築起來,同時祖大壽投敵,這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