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處的技術人員,在石柱地區採取了統一養殖和分散養殖兩種形式共同開展的辦法。建立了三座大型長毛兔養殖場的同時,向白桿兵家庭免費送出兔種五千只。
在復興會農業處技術人員的努力推廣和秦良玉對石柱百姓的巨大影響下,石柱長毛兔的推廣速度極快。僅在當年一年,石柱地區就向復興會出售了三萬多斤的兔毛。三座養殖場和所有養殖戶,都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復興會紡織工廠專門用這些兔毛加工製作了一批毛呢,市場反響相當的不錯。江南地區的富貴人家大量的購買這種兔毛毛呢,達到了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況。
第三項產業,則是復興會在石柱縣當地投資建成的藥材加工廠。石柱縣本地一直以來就盛產天麻和黃連兩種藥材。但是,對於這兩種藥材,當地百姓就是單純的從事採集工作,然後把採集到的藥材,低價的賣給前來收藥的藥材販子。
復興會在石柱縣建立藥材加工廠後,一方面吸納了當地很多閒散勞動力,一方面也提高了藥材收購價格,使得當地百姓的收入進一步增加。
復興會藥材加工廠,利用天麻和黃連為原材料,使用先進的近代化裝置,加工和製作了十多種中成藥。這些中成藥不僅使用方便,而且療效明顯。就是很多南北兩京的大藥店,也透過枝江商盟和復興會在江南地區的商鋪,大量的購買。
復興會在當地建立起這三項產業之後,強有力的增強了石柱地區的經濟實力。不僅石柱百姓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就是作為石柱地區的統治者,秦良玉的石柱土司也在這三項產業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增強了自己的實力。
復興會對秦良玉在這些方面的支援,還不過是在隱性的增強秦良玉和白桿兵的實力。而復興會對秦良玉的另外兩項援助,則是直接的增強了白桿兵的戰鬥力。
在復興會對石柱地區開展農業支援的同時,復興會衛生處就開始幫助白桿兵,組建近代化的軍醫系統。
在秦良玉領導白桿兵平定奢安之亂的過程中,復興會援助白桿兵的,總人數達兩百人的軍醫隊伍,不僅直接在戰場上承擔了白桿兵傷病員的救治工作,更為白桿兵培養了幾百個能夠達到軍隊衛生員水平的軍醫。
到1622年六月(公曆),五百多個白桿兵衛生員,已經全面的掌握了初級的軍醫知識。他們已經可以在戰場上承擔起戰地醫療的工作了。
當然了,沒有復興會向白桿兵提供的醫療裝置和各種藥材,他們也是白搭的。但是,像消毒,縫合傷口,簡單手術這些技能,他們可是已經全面的掌握了。
復興會還專門抽掉了三十多名實習醫生,在石柱地區建立了一所人民醫院(復興會醫療系統的實習醫院,嘿嘿)。
如果說幫助白桿兵建立衛生醫療體系,對秦良玉的作戰能力還沒有直接的提升的話,復興會在石柱地區建立的黑火藥手榴彈工廠,對秦良玉的幫助就太大了。
過去,沒有復興會的幫助的時候,白桿兵只能叫白桿兵。但是,有了復興會幫助秦良玉建立的手榴彈廠之後,普及了手榴彈的白桿兵,就可以稱之為白杆炸彈兵了。
雖然工藝粗糙,製作簡單的黑火藥手榴彈,在現代社會里被很多人戲稱為“木柄震撼手榴彈”,但是,這種手榴彈顯得威力不足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大家面對是工業化的小鬼子的緣故。
復興會生產的黑火藥手榴彈,在紀律良好,訓練相對比較充分的白桿兵手中,發揮了巨大的力量。在白桿兵和作亂土司兵的作戰中,往往就是,戰場上一旦出現了一丁點的相持局面,白桿兵裡的經過專門訓練的擲彈兵就會出現,向敵人集中投擲手榴彈。
別說土司亂兵們對白桿兵的兇猛驚懼不已了。就是和白桿兵一起作戰的川兵,也對白桿兵側目。實在是手榴彈這種近代化的武器,給古代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1622年四月,高家鎮碼頭上的蒸汽起重機冒著滾滾的白煙,正在把大批的貨物,從一艘艘同樣冒著白煙的輪船上吊裝起來。
戴著藍色頭巾的土家族漢子,正在努力的裝運著大量的貨物。不少人看到穿著灰色軍裝,戴著頭盔式帆布軍帽(華僑帽)的復興軍士兵,都會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兒,熱情的和他們打著招呼。
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遺傳了母親的高大身材。站在一眾身穿深藍色短衫的土家族士兵中間,他顯得鶴立雞群。
“呂兄,你要是再晚幾天才來,就見不到我了。”
馬祥麟一把抓住復興會長江船隊陸戰隊政委呂嶽的肩膀,高興的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