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說要全部遵行,但是他在心裡只贊同李巖計劃的前半部分,也就是製造混亂裡應外合的突襲北京城那部分。
如果不是腦袋一熱奮不顧身的登上皇帝的寶座了的話,高迎祥的想法其實是從北京城裡掠出大量的資金來,然後帶著金銀財寶跑回陝西建立一個小朝廷。因為高迎祥自己也知道,闖軍就是再怎麼增加部隊的人數,也不是復興黨的對手。
壞就壞在,高迎祥進了北京城後徹底的發了昏,犯了迷糊。皇帝的寶座和至尊的身份對於他像毒品一樣無法自拔。但是即使這樣,高迎祥也給自己留下了最後的後路,那就是從山西殺回陝西,然後憑藉自己的手中的財富和軍隊,成為一個臣服於復興黨的獨立地方勢力。
這也是高迎祥把五萬多部隊派往山西方向的原因。
然而高迎祥經營的退路並不穩固。復興軍的一個軍團輕鬆地擊破了他佈置在山西地區的部隊。然後一支三萬人左右的復興黨魯東軍區的二線部隊,就駐紮在了直隸到山西的各個主要關隘處。這樣一來,一個針對北京城的西南方向的包圍圈就完全的成型了。
到了這一步,高迎祥要還是沒有徹底的認清自己退路已斷的現實的話。那他也太愚蠢的了一些。
明朝末年這個時代的人,如果沒有接受復興黨的教育和改造,沒有實實在在的生活在復興黨的治下的話,任何人都是很難理解復興黨是個什麼樣的組織的。
孫元化和盧象升之類的大明官僚當初錯誤的判斷了復興黨,李自成張獻忠這樣的封建爭霸勢力當初也沒有認識清楚復興黨,高迎祥這個草j皇帝當然也沒有搞明白復興黨怎麼回事兒。
高迎祥用自己的經驗來看待復興黨,所以他就覺得只要自己把皇帝的桂冠送給了復興黨,再給復興黨交上一筆肥厚的買路錢,那他逃回陝西當個割據勢力的小打算似乎就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畢竟多年來和復興黨的交往讓高迎祥覺得,復興黨就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嘴臉。
所以,當西北方向和西南方向兩個復興軍的主力軍團不斷的縮小包圍圈,逐漸的把致命的吊索套上北京城裡的高迎祥的時候,高迎祥反倒是在北京城裡發起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行動。
他突然對已經投靠效忠了他的那些原明王朝的文官勳貴下手,對他們進行了非常殘酷的拷打和*問。大肆的對北京城內的官僚富豪們進行抄家。
高迎祥的做法,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明白是為了什麼。
對於李自成和張獻忠來說,高迎祥玩兒的這一手可謂是兩人率先開創的。對有錢人進行“拷餉”,這是為了和復興黨做交易進行的準備。
高迎祥不想把紫禁城了裡的寶貝拿出來用做交易,這一點本身也因為這樣的過程而身家豐厚的李自成和張獻忠都能理解。
1632年4月,復興軍中原第二軍團的司令部裡,軍團總指揮、政委羅克敵和軍團班子的主要成員正在接待一個陌生人。
只見這個人一進司令部的營房就乾淨利索的跪在地上,然後大聲說道:
“大順戶部侍郎李巖,願投效王師!”
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
和後世中華老字號的顯赫地位不同,1632年北京城裡的柳泉居並不是一個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大酒樓,而是一個比較特別的,主要針對中下層北京市民的,以賣黃酒和小菜為主的山東風味兒的小飯館兒。【】
柳泉居始創於隆慶年間。到1632年,這家小飯館兒也才創立了五十多年的時間。要是放在現代社會的話,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能夠運營這麼長時間的買賣一定是有根底,有背景,有淵源,有實力的大買賣了。
可是,在封建農業時代裡,這種能夠存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中小型企業,其實是遍佈北京城的。
柳泉居的老闆黃守宗原本是山東即墨人。嘉靖年間的時候,即墨遭遇******。黃守宗的父親帶著老婆孩子一路從山東到京師投親。
在即墨縣學了一手釀造山東黃酒本事的黃守宗的父親,從此帶著全家人紮根北京城,憑藉著一手釀造黃酒的本事為生。
說起來也是黃守宗家的運氣。原本因為皇帝一系出自江南地區,而且朝廷高官多為江南出身,所以北京城裡的黃酒買賣還是以江南黃酒為宗。黃守宗的老爹本來釀酒的手段就一般,在這種大環境下,用小米釀造的山東黃酒本來是沒什麼市場的。但是時間到了隆慶初年,出身北方的高拱當上了內閣首輔。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