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家裡七口人靠種那七畝薄田根本就吃不上飯。所以和村子裡的所有人都一樣,邢寶成家也得佃邢大太爺家的地種。
近二十年,邢寶成有種感覺,自家的這七畝地不但沒給自己增加多少口糧收入,反倒越來越成為一種負擔了。和那些一點地都沒有的人家不同,自己的這七畝地需要繳納越來越多的皇糧國稅。而且因為自己有這七畝地,所以邢大太爺總會把縣裡勞役派到自家的頭上來。
不過即使是這樣,即使有這七畝地比一點地都沒有負擔還要重,可是作為一個讀過書的人,作為一個自己覺得自己比一般人應該有點身份的人,這七畝地就像邢寶成的自尊一樣,雖然很少,但是必須堅持。
邢寶成他爹嚥氣之前,給邢寶成留下了十畝地。邢寶成娶媳婦賣掉了三畝。現在已經四十六歲的邢寶成覺得自己可能也沒幾年好活了,所以他堅決的認為,應該把這七畝地傳給自己的四個兒子。
和邢寶成的自我感覺良好不同,邢寶成的四個兒子都不覺得有七畝地的自己家和別人家有什麼不一樣的。同樣是吃不飽飯,同樣是給大太爺家扛活,同樣住四處漏風的草房子裡,同樣二十大幾了還娶不上媳婦,所以自家並不會比別家尊貴。
邢大太爺全家都被吊死,邢寶成覺得這是造反所以非常的不安,但是邢寶成的四個兒子,從邢大平到邢四平,都覺得心裡非常的痛快,非常的解氣。像一切壟斷一地乃至幾地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