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客觀的講,這種似乎可以避免的事情,如果放到宏觀的歷史上去觀察的話,又是不可避免的。
就以武昌起義來說吧。這件事情,在當時的角度上來說,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湖廣總兵顧大珺的幕僚和家丁們處置得當的話。武昌的衛所士兵不見得就會立即造起反來。
當然,隨後因為武昌府所有士兵都參與進去的這場暴動,也不會對大明王朝在湖廣的統治造成那麼大的破壞。
但是,從宏觀的角度講,武昌起義的爆發也不是一個**性的特殊性的事件。整個大明朝在天啟年間,各種兵變和民變都是此起彼伏的。
土地的過度集中,朝廷徵稅的不斷增加,自然災害的頻繁爆發,使得老百姓的基本生存都無法保障了。自然而然的,老百姓以及和老百姓差不多的衛所兵的造反和鬧事,也就成了一種常態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武昌起義的爆發又充滿了必然性。
事實上,即使武昌起義沒有的爆發,明王朝各地的起義也是在不斷的爆發的。只不過,除了幾年前的聞香教起義和未來的陝西農民起義之外,沒有哪個起義會有武昌起義的規模這麼大,帶來的影響有武昌起義這麼深刻。
實際上,無論是生活中還是歷史上,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碰巧了。
比如說,被認為是武昌起義的發起者和領導者的何祖賢,在主觀上根本就沒有想要領導士兵,發動起義的願望。他之所以第一個發出“什麼時候才能發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