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講,這種為了減輕家庭負擔而自己去尋死的老人,在所有的農業國家裡都非常的普遍。
比如說,在2015年的印度,不是也有很多印度的老年人要求總統同意他們的自殺麼?
人均年齡低,這件事情對於活在大明朝晚期的老百姓來說是個非常殘酷的現實。但是對於復興會來說,這樣的人口結構對於復興會的人力資源的補充可是有著很好的一面的。
因為復興會不信任任何接受過所謂的“正統”的“儒”家思想教育的讀書人,復興會的所有幹部和士兵都是復興會自己培養出來的。所以,年紀相對年輕,頭腦還沒有被生存的壓力折磨成石頭,比較容易接受新知識新文化的年輕人,對於復興會的意義非常的重大。
經過一個星期的登記和整編。所有年齡低於三十歲的年輕人都被複興會單獨組織了出來。
二十到三十歲的兩千四百名年輕人,被複興會整編為黃州生產建設兵團青年團。二十歲以下的五千人左右的少年兒童,則無論是剛剛牙牙學語還是已經結婚生子的人,都被複興會整編為黃州少年營。剩下的三十歲以上到四十歲以及四十歲以上的黃州衛軍戶,則被整編為黃州生產建設兵團。
按照大明朝的規矩制度,湖廣地區的衛所正兵,“每兵分田一分,每分36畝。”
黃州衛作為湖廣地區一個有著五千六百個正兵的正式編制的地方衛所,按照大明朝的衛所制度,正常應該擁有5600人x36畝=201600畝的軍田。
可是大家也都知道,到了明朝末年這個時代